开幕式现场合影
开幕式现场
2018年11月25日下午,“春花秋实·何百明绘画艺术作品展”在上海朵云沙龙启幕,展览呈现的70余幅作品是艺术家近3年创作,从中能看到其探索的多种创作取向和语言形态。
何百明早年师从著名画家邓怀农先生,之后又得到程十发、赵冷月先生的悉心指导。自1996年在上海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至今,他始终致力于海派绘画的推陈出新。其画作古法宋元明清、结合西方画风的透视关系,在色彩表达上传古承今,呈现出清新绮丽、天趣盎然的独特风格。
上海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
主题“春花秋实”亦希望提醒人们,如今享受的阳光明媚生活是前人种下的果实,现今我们更应热爱生活。而“何百明便通过传统文人工笔画的细腻写实与现代审美构图的结合,在作品中讴歌新的时代”,上海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表示。
徐悲鸿孙子徐小阳
作为当代一位颇具艺术成就的海派画家,何百明的传统绘画功底深厚,谙熟画艺,又具有国际视野,勤于思考当代国画面临的问题。“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两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是徐悲鸿提出的中国画改良方向,徐悲鸿孙子徐小阳认为,何百明的艺术创新是对祖父这一观点的实践,“作品既保留中国画精髓,也融合了西方化元素。”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
本次作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离不开何百明的自我修正。在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看来,展览能感受到他对海派绘画形式转换的探索和对精神重建的探寻,实为难能可贵的人格魅力。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
而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也认为,“作品中呈现出更多元广阔、包容开放的气质,也恰是海派艺术的魅力所在。”
艺术家何百明
本次展览举办初衷是“探索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过程的一份答卷”,然而何百明在策展时仍心情忐忑,因为“在探索中遇到很多困惑,希望通过展览能与大家相互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展厅现场
本次展出作品山水花鸟和谐共处、丰硕果实馥郁芳香,充分展现出中国工笔画的意境。对于这批作品,陈佩秋评价,“画风犹在、笔力突进,甚是欣慰。”
出水芙蓉
设色金笺纸本
直径33cm
作品中何百明进行了大胆突破,既有以勾勒、渲染为基本表现手法,在总体风格上呈工整、谨细的特征,并在这线条中融入现代情趣,其细致的勾线和多层的渲染构织着各自的语言形式,追求色层的厚实感,用浓艳的矿物色层层渲染,从而让厚重、浓丽的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出水芙蓉》《好事莲莲》等。
花开时节
宣纸 40×40cm
另外,这些作品吸收了水墨画技法,既能使色、墨融合,又能体现出用笔的写意性,将创作时的思维与情感动态展示给了观众,就像古典写意画中水墨纵横的痕迹,是一种创作心态上的轻松与闲逸,像本次带来的《花开时节》《紫园春色》等。
满园春色
设色纸本 131×22cm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设色纸本 240×73cm
而《满园春色》《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对西方油画及版画的借鉴此外,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清新雅致,这些作品背景浓实,笔触厚重,视觉效果也由内向外显露,这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海派绘画的审美取向。
事事如意 设色纸本 131×22cm
吉祥平安 设色纸本 131×22cm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中国书画的理解,对跨门类艺术融合的思考,也为了以更亲民、更时尚的方式与爱好书画、喜欢自己的朋友们充分交流,何百明特别在画展期间筹划了三场艺术讲座。不仅将畅谈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相通与差异,更将邀请海上和窑创建人段春阳、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徐建光两位嘉宾,共同展开绘画艺术与陶瓷、中医之间的跨界对谈。
小暑 设色金笺纸本 直径33cm
夏荷 设色金笺纸本 直径33cm
霓裳片片晚妆新 设色金笺纸本 直径33cm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现场也同期出版了《春花秋实·何百明绘画艺术作品集》。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工笔画,何百明,,笺纸,艺术,海派,徐悲鸿中国画 工笔画 何百明 笺纸 艺术 海派 徐悲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