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下午,蒋志《未形》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图为嘉宾合影。从左至右:魔金石空间负责人曲科杰,大屋顶文化负责人张炎,影评人、策展人苏七七,艺术家蒋志,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尤洋
蒋志《未形》展览开幕现场
蒋志《未形》展览现场
很意外,这竟然是蒋志在杭州首次举办个展。因为下意识中,“蒋志”似乎于此地一直在场。
实际上,自1995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蒋志便很少回到杭州,有些朋友甚至已20多年未见。
2018年11月17日下午,蒋志《未形》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艺术家带来了13件作品,其中12件是大家较熟知的,而《天使》则是他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最新作品,与时间有关。体积很小,位于展厅中心的一根柱子下部,黑色圆盘上,指针不紧不慢地转着,地面新凿出的切口上,碎末犹在。“在一个显与隐的边界处,指针遵循着时间的刻度前进,出没于物质实体。(策展人苏七七语)”作品标签离它有点距离,其实很容易被忽略。
蒋志专为《未形》新作的《天使》
拥有同样体验的,还有装置《微物之神》,位于一楼楼梯的背面,消防器材旁,若非有意走到此处,同样会被略过。
可这么一来,“观展”也就顺理成章地变得好玩。
蒋志《未形》展览开幕现场
策展人苏七七致辞
大屋顶文化负责人张炎致辞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尤洋致辞
蒋志致感谢辞
董剑主持开幕式
此外,还有两件作品也很“有趣”:位于一楼的《不适之时》和二楼的《一件作品》。前者是对工业社会之后时间定义的反思,缘起一则留守儿童于垃圾箱取暖反致死的社会新闻,后延伸至对美术馆及“观展”这件事某些约定俗成理念的反思。后者首先是个文学作品,内容讲述的是当代艺术从策展到阐述,以及个人生命历程的不断自检,后成为印刷品,再被拆分为一页页,出现在美术馆的陈列台上。形式与内容的不断转化,使这件作品颇具魔幻气质。
展览题目“未形”由鲁大东题写,既是名词也是动词,绘画、摄影、录像、装置等多种形态通过不同媒介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艺术家对时间与空间等问题的反思,“蒋志”始终在场。整个展览整体干净,舒适,大气,若细细揣度,可观察到细微处的用心,这符合蒋志一贯的作风,甚至包括那些稍有趣味的挑逗,增添生机的同时又举重若轻,十分“蒋志”。
但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切,实则有着多方思忖:观众第一面,看见的是《情书》,源于火,接着开始一场漫游,旧颜如同新貌,未来重合废墟,最后,则终结于风,是为《在风中》。展厅隔壁是晓书馆,与书有关,那么《字》的出现顺理成章,而展厅内多落地玻璃,室外环境优美,于是很多地方可见作品与风景的对话…
《未形》中,观展者途径的这13件/组作品,是蒋志给出的一份基于感知-世界的图像处理方式的总结。当观众踏入诞生于杭州的《木木》奇遇旅程时,漫游也就随即开启…
蒋志《未形》展览现场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未形,蒋志,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未形 蒋志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