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11月14日,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大地芬馥 · 中澳艺术三人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启幕,展览呈现上海油雕院艺术家陈妍音、澳大利亚艺术家Sava Pinney以及陈松筠近150件作品。
陈妍音展出的作品是整个艺术创作生涯的一个生动切片,反映了她近年来对生活、对自然的一种敏感和体悟,是她在经历了人生的历练和沉淀之后的心境。而来自澳大利亚的Sava Pinney,是一位非常具有综合才能的艺术家,展出的作品根据之前拍摄照片的再创作。另外一位出生在上海、现在生活在澳洲的陈松筠,以具象的的水墨方式创作,色彩清灵、通透,作品中人物的表现能反映出她的心境。
邱瑞敏致辞
开幕式上,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瑞敏评论陈妍音以花为主题的国画创作时说:“陈妍音在艺术上表现得很不安分。作品表现力很丰富,形式感很强还带有随性的写意。”
鲍薇华致辞
陈妍音作为长期从事雕塑和装置艺术创作的女性艺术家,她的风格敏感、细腻而又充满个性,本次以水墨形式的作品,回归到对自然生命最本真的礼赞。上海油画雕塑院党支部书记鲍薇华认为,本次展览充满大地的朴实和灵性,为观众的视觉和思维都打开了新的角度。除陈妍音外,其他二位艺术家作品也以不同角度描绘大地,将自然、人和艺术融为一体。
江梅致辞
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江梅觉得,展览像协奏曲,三位艺术家分别从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心灵的体验感悟出发,分别以各自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让作品汇聚组成了非常美妙的乐音,“而其共同点是这些表达都非常 ‘真’,因为均从真实生活与生命体验出发,是自然而然地艺术表达。”
Sava Pinney致辞
参展的澳大利亚艺术家Sava Pinney表示她热爱上海,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大都市,与她作品所呈现出的遥远异国荒野景象形成有趣的对比,是文化上的碰撞,“此次来上海参展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经历。”
陈妍音致辞
艺术家陈妍音在发言中提到了四个对她来说很特别的经历,自1980年代初,在油雕院组织的培训班学习雕塑,初识了章永浩老师。上课时章老师拿来一本罗丹的画册,让学生去看形体、去体会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生命力。就是这句话奠定了她成为一个雕塑家的基本要素,让她明白了三维空间的形体审美是怎么回事。
1988年大学毕业,蒋昌一、邱瑞敏和周长江三位老师邀请陈妍音来油雕院工作,当时蒋老师不断鼓励他们去参加全国美展,陈妍音说正是在全国美展上的获奖,使她有了一个作为雕塑家的自信。
而她初入油雕院时,邱瑞敏和吴慧明两位老师与她长谈那个下午,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经历。同样那一年,在观摩了周长江老师参与的艺术活动“最后的晚餐”后,为当时的油雕院领导在做这么当代的行为艺术感到惊讶和兴奋。
也是这些经历,让她在不断学习感悟的过程中,拓展创作的新维度。
展厅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9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作品,雕塑,油画,老师作品 雕塑 油画 老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