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8年10月21日,第二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大会暨决澜社文献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新加坡博物馆等多家院校和机构的知名学者出席开幕式及随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大会。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蒋英
本次活动开幕式由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蒋英主持,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大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航间、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刘海粟美术馆副院长李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分别致辞,最后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宣布《决澜社》文献展开幕。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航间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李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
本次大会和文献展旨在推进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保护和有效转化。在国际优质艺术资源合作共享的对话之中,上海美术学院通过专业院校的平台和“文教”结合机制,使学院的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借助美术馆的平台进行公共文化传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近现代美术资源研究,近年来,通过系列学术研究活动,激活艺术资源,使“看不见”的艺术资源重新被发现。第二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大会,聚焦近现代“现代主义艺术”。
展览现场
决澜社(THE STORM SOCIETY )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艺术个案,庞薰琹、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等艺术先贤在80多年前以“狂飙时代”的精神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进行对话,蕴藏着诸多内涵的“中国故事”国际艺术资源。然而作为独特的国际艺术资源载体,决澜社依然存在诸多“看不见”的碎片化与被遮蔽的部分,有待研究和深化。
因此,本届大会期间举办了“决澜社”文献展,展览有活动历史、形式语言、资源效应三个主要部分。通过对部分珍贵而稀缺的史实文献的梳理,还原其丰富的历史真相,主要有40余幅相关的艺术作品,以及30余件珍贵历史文献,贯穿真实的艺术史物证线索,形成文化记忆的脉络;同时基于决澜社所处的文化情境,深入讨论“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的研讨主题,思考相关的历史写作、艺术生态与资源转化问题。
张弦 《人物》1932 布面油画 46×38.8 cm 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庞薰琹封面作品 罗素著,傅雷译,南国出版社1947年1月初版
张弦 《紫禁城鸟瞰》布面油画 55.5cmx63cm 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上海,美术,美术学院,近现代中央美术学院 文化传播 上海 美术 美术学院 近现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