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空舟载雪32载_今夕一鸣足惊人:池长庆浙江美术馆首办个展_浙江美术馆-空舟载雪-浙江大学-浙江-书法-博导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2018年9月16日,“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rdquo

2018年9月16日,“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此展集结池长庆书法、国画作品120余件,为其从事书画教育与创作32年来的首次小结与展示。图为开幕式现场

浙江省政协原主席梁平波先生专门题词,对“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的开幕表示祝贺

“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2018年9月16日,由浙江大学、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此展集结池长庆书法、国画作品120余件,既有大字榜书气势磅礴,亦有尺牍手札温婉细腻;既有巨幅花鸟大笔“写意”,亦有书房小景静谧空灵,这些作品是池长庆从事书画教育与创作32年来的首次小结与展示。

一首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将现场拉入“空舟载雪”的美妙境界。美丽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池长庆夫人周聪

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致辞

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赵雁君致辞

中国美协原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刘健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冬龄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山明致辞

池长庆老师致答谢辞

浙江美术馆主持副馆长应金飞向池长庆颁发收藏证书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宣布展览开幕

嘉宾现场合影

  “今天一下子把我震住了,我也很感动。这么多年,每次看到他都是笑嘻嘻,看到他的草书作品,确实是才情横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冬龄认为在池长庆身上体现的是牢记初心:“一方面是他对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渗透心底,直至灵魂。二是他敢甘于寂寞,他自动摒弃了很多应酬,刻苦钻研,刻苦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所以他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他的作品显示出的艺术才情和体现出的力量及创造精神,是非常难得的。另外,这个展览也体现了一定的温州精神,改革开放之后温州不仅在商业方面有很大贡献,同时艺术方面也有非常卓越的体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山明说:“画家书法家都是非常难的,作为一个老先生,我深有感触。长庆和他的老师(闵学林)一样,无论是以书入画,还是以画入书,走的都是书法与绘画综合的路径。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符号与现实的相融,后来逐渐分开,但现在又向融合靠近,我相信接下来,不仅跨科,更会跨界,这是历史的必然,长庆走的是一条很好的路。”“这几年我亲眼看到了池长庆教授孜孜不倦地在艺术方面的进取,尤其是他们夫妻成为浙江大学最重要的教学骨干。”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的发言幽默却有力,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赵雁君则表示,池长庆先生是浙江书坛中青年代表书家之一,集创作、教育研究于一生,作为高校书法专业教师,不仅仅灌之于思想,授之于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为人为艺传授给学生,他不仅是浙江大学的优秀教师,从社会贡献角度而言,他更为浙江书法事业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重要努力。“我们有过一段同学经历,对他的为人为艺相对了解,他当时的勤奋与努力都给我启发。今天这样一种成果汇报展的成功举行,可以说基本反映出他的书画追求与艺术高度。他的书与画的实践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作为同学,我特别欣赏他的为人,友善低调,和他交往可以很放松、很踏实,但从气势磅礴的表现方法来看,他自认是高调的艺术,高调的过程使人奋进,低调的为人使人沉思。这类中青年艺术家,无疑为浙江书坛树立了榜样。”

  “外面暑热难消,但这个展览带来了一丝凉意。”中国美协原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刘健提及展览名称“空舟载雪”有更深层次意义:“空舟载雪”在南方并不常见,这我想起明代高士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所描写的各种情景。他用这四个字作为展览名称是与他的艺术追求有关。“长庆是闵学林先生比较得意的博士生之一,他的画面和书法都彰显了的他学术取向,显示出他对力度的钟爱,生理的爆发力和艺术精神中孕育的内在之力相互交汇,使得他的绘画艺术至始至终坚定与坚守。他与明代几位书画家非常有缘分:张瑞图、黄道周、徐青藤,其作既有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趣味的保留,更有宽宏力度的视觉张力和对狂放磊落书风深度的研究,从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独到的研究方法,在个人创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迸发的才情,画面的格局、章法、题材、形式语言等都非常富有地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及个人精锐的思考。”

“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现场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空军少将楼胜南;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琚朝晖;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浙江省粮食局局长、党委书记周维亮;宁波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傅祖民;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总裁李忠榜;西泠印社集团董事长钱伯皓;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童芍素;浙江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倪明江;中国美院原党委书记毛雪非;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赵雁君;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应飚;浙江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谢小云;浙江省政府防空办副主任吴家曦;浙江省安监局副局长李公航;浙江省药监局副巡视员陈晓明;浙江省广电集团副总裁何跃新;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加波;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杭州市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杨雪强;台州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忠毅;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卜凡孝;中国美院原副院长高法根;浙江省妇联原副主席陈美云;浙江省广电厅原副厅长沈均加;省供销社原副主任何忠明;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应金飞;温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周新波;平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杰;平阳县副县长高晓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山明、刘健、王冬龄;浙江省文联原主席张浩;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林剑丹、杨西湖;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楼含松、缪哲、邵培仁、黄厚明、徐之海、薛龙春;著名文艺评论家、学者郑竹三、萧鸿鸣、曹工化、马啸中国美院教授、博导 卢勇、白砥、韩天雍、毛建波、林海钟、韩璐;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顾平,教授 张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李彤,教授、博导吕少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方爱龙,教授周小鸥、陆琦、金松、孔耘、管建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汪永江、戴家妙、王波;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洪厚甜;浙江省美协副秘书长石君一、书协副秘书长王义骅;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长城出版社副总编夏勇;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许洪流;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文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沈乐平、周崇涨、张谷旻、金铮、田源、 张爱国、刘海勇;《中国书法》杂志副主编陶然;《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副总编王鹏江;杭州画院副院长缪宏波;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委员况尉;成都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馆长陈志超;上海斯觉艺术馆馆长陈惠及池长庆父亲池进昌先生和岳父周美秋先生等领导与嘉宾莅临现场。浙江省政协原主席梁平波先生专门题词,对“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的开幕表示祝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著名学者白谦慎先生专门发来贺信,杭州师范大学、平阳县人民政府、四川美协、黑龙江书协以及浙江省各地书协等等单位和个人纷纷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展览名称:空舟载雪——池长庆书画作品展展览时间:2018年9月14日——23日开幕式时间:2018年9月16日上午10:00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号厅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平阳县人民政府 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美术馆

  池长庆书画实践起于个人爱好,自学模式益于养成坚韧性格。有机会亲近名家,茫茫前途有了引路明灯,适时进入艺术院校进修,深化美术史认知,从而形成体系化的专业品格。其书植根汉魏之雄厚,撷取晚明之奇肆,兼会二王之爽逸,创作中兼通隶、楷、草、行,终以格调雅健、气象丰茂、风神自由出之。其画灵气格高,又经营严谨,富有学养,有气势,亦有功力。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认为,仅就其书法创作而言,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大草创作常能动人心魄。“他的个性,肯定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而他的这种个性以及与此相应的书风,在当下以精美典雅书风见长的温州籍书家中几乎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就特别引人注目。”二是行草、行楷所表现出的奇倔和古奥。“同是帖学,长庆不像其他温籍书家那样钟情于二王,而是更多地汲取了明末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诸人的奇倔意趣;同时借重隶意,部分使用了章草笔法,平添出几分古奥。这部分作品大多用笔比较从容肯定,点画也较为讲究,有一股清刚之气清晰可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亦认为其可贵处有二:一,不为碑帖二元对立的书法史观所囿,悟通历史源流;二,在对篇章空间形式的当代关注与生动处置之中,保持着中国书法以笔势连贯运动导引空间变化的固有优势。

  池长庆,浙江平阳人,中国美院国画专业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自幼酷爱书画,于杭州大学艺术教研室工作期间得沙孟海、邢秀华诸先生教诲。后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求学于刘江、章祖安、朱关田、金鉴才、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濓诸名师,接受系统的书法专业训练,并在闵学林、范景中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其书由唐李邕入手,上追秦汉魏晋,下探宋元明清,尤爱明末清初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王铎、傅山等酣畅淋漓的笔墨意象。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应辉在看完池长庆书法后评价道,他的书法艺术植根汉魏之雄厚,撷取晚明之奇肆,兼会二王之爽逸,在创作中兼通隶、楷、草、行,终以格调雅健、气象丰茂、风神自由出之。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亦评价池长庆是一位创作实力很强的书画艺术家,并对他的行草书法尤为称赞:“他的大草创作常常能动人心魄,下笔凶狠,千变万化,由始而终一以贯之。”以书法为基底,池长庆书画同修、互惠、互介、互动,打开了池长庆中国画创作的广阔空间。他的国画师从闵学林,钻研花鸟画36年,近年又涉足山水画。池长庆坚定地实践着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艺术观,将书法线条的力量、质地、变化以及墨象水韵、空间关系、审美理念,与绘画“应物象形”的要求全面对接,以书入画,注重情性表达,秉承明清以来的大写意精神,以坚实的传统功力和水墨淋漓、大气灵动的画风,展现出磅礴的内在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看完池长庆的作品以五个“难得”总结道:“综观其作品:灵气,有艺术气质,难得;格高,有书卷气,难得;经营严谨,富节奏韵律,有学养,难得;书画皆佳,路子正,下笔不凡,有气势,合理法,有功力,难得;谦虚不张扬,甘于寂寞,下苦功夫,难得。”

  池长庆从事艺术教育多年,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已是桃李满天下。“技道并进”是艺术类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悟透艺术的“理”与“法”又是艺术教师“职业”的另一种诉求;作为承续传统的中国艺术的教师,必须打通书画分类界限,实现两者技术的互补、意趣的圆融。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顾平谈道:“池长庆先生以书画名世,但他的身份却是一名教师。或可说,池长庆先生是一位兼擅书画的大学教师。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的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像池长庆先生这样的承继者。”

  作为展览重要组成部分,池长庆书画艺术研讨会于当日下午在浙江省美术馆展开,与会嘉宾纷纷发表各自见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池长庆,浙江美术馆,空舟载雪,,浙江大学,浙江,书法,博导池长庆 浙江美术馆 空舟载雪 浙江大学 浙江 书法 博导
下一篇:艺术联动一座城市: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天津美术馆启幕_孙振华-雕塑-天津美术馆-城市-景育民-文化-美术馆-展览-中国||上一篇:“图式与系统”展亮相紫泥堂:对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现象与结构的观察_紫泥堂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张弛-展览-致辞-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