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全国巡展合肥”即将开展_马赛克艺术-安徽博物院-艺术-中国-材料-展览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网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安徽博物院和安徽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安徽省美协壁画艺委会、伟祺玻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安徽博物院和安徽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安徽省美协壁画艺委会、伟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承办的“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全国巡展·合肥”将于2018年8月12日09:30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安庆路268号)西一楼开幕,此次展览邀请了包括唐小禾、王颖生、李化吉、王肇民、冯健亲、刘秉江、袁运生、孙景波、曹力、郑爽、程犁、黄奇士、李林琢、杜大恺、苏新平、郗海飞、李向伟、张静、唐鸣岳、陈绿寿、侯黎明、杨清泉、张敏杰、林学明、唐晖、孙韬、林蓝、叶南、黄山、毛晓剑、王长兴等70位艺术家参展,作者包含了老中青几代壁画家及其他画种的杰出代表,共展出作品88件。展览由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唐小禾担任总策划,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齐喆担任策展人。

  “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 于2017年10月29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后,获得广泛好评。为进一步介绍和推广这门艺术,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下,“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全国巡展”开始启动。2018年6月8日,巡展首战在武汉美术馆开幕,6月23日,巡展在徐州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继广州首展、武汉、徐州巡展后的第四站展览。

  这是国内首次举办马赛克镶嵌艺术展览,具有开拓性意义。艺术家提交的画稿,题材丰富,既有展现中华历史的盛世华章,也有展现近现代历史的光辉时刻,既有展现地域文化,也有展示远古神话,还有展示祖国各民族风情以及异域风情的作品。画稿风格多样,既有以写实手法体现镶嵌的造型功能,也有采用装饰手法完成,还有抽象和意象性的作品。如此多题材、风格、语言不一的作品,展览将以材料和镶嵌工艺这条脉络贯穿始终。

  举办这次镶嵌艺术邀请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各种镶嵌工艺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展览提升中国镶嵌艺术的水平,进一步推进马赛克镶嵌在中国当代壁画中的应用。壁画的创作与制作是一个整体,需要壁画家对制作材料与加工工艺有较深入的理解。制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创作意图应该贯彻到制作的始终。马赛克镶嵌艺术的创作与制作过程,应该是充满智慧与才情的创造过程。不愿费时费力,必然导致制作粗糙。而此次受邀的许多艺术家,在原画稿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工,广州美术学院齐喆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与伟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和技师一起在画稿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取舍,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产生了一批别开生面的马赛克镶嵌艺术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作品的艺术质量。本次展览主要是对艺术家作品的复制和媒介转换,但策展过程中同时也考虑将马赛克这种传统的工艺方式与材料放在艺术史和工艺美术史的上下文中,讨论它在媒介和语言层面在当代的意义,以及它和壁画艺术的发展、壁画独特的物性审美系统的关系。尊重材料的审美特征是壁画创作的重要原则,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用材料去思考,在制作中领悟“物性”之美,对材料的深层美感不断挖掘,无疑也是拓展与丰富壁画创作语言的一种思路。

  中国幅员辽阔,部分地区因日照强度大,潮湿多雨等特点,在建筑外部及半开放的空间中,绘制和很多材料壁画都不适宜选用。而镶嵌壁画具有其它壁画材料所不具备的坚固、耐湿、防晒、不易变色的优点,而马赛克的质感,以及镶嵌工艺产生的结构、色彩、光影变化的奇妙效果,使镶嵌壁画既可以稳重浑厚,也可以色彩斑斓,这些材料特性非常适合在各种环境中制作与保存。

  展览开幕当天,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安徽博物院、安徽省美协将举办学术研讨会,探讨新时代壁画创作与安徽公共艺术建设。此次“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与学术研讨会对推动安徽公共艺术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安徽镶嵌艺术的创作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

《红壶》  王肇民   大块料镶嵌   80cm×110cm   2017年

《日喀则的织女》 李化吉   综合镶嵌   130cm×130cm   2017年

《瑞丽江畔》 刘秉江   马赛克镶嵌   190cm×200cm   2017年

《杏花春雨江南》 周炳辰   马赛克镶嵌   146cm×150cm   2017年

《桑巴神Ⅱ》 冯健亲   综合镶嵌   100cm×83.5cm   2017年

《共和!共和!》 唐小禾   综合镶嵌   300cm×136.5cm   2017年

《沂蒙金秋》 陈川   马赛克镶嵌   194.5cm×110cm   2017年

《西递待我梦里寻》 杜大恺   马赛克镶嵌   118cm×249cm   2017年

《运动时尚》 曹力   马赛克镶嵌   130cm×108.5cm   2017年

《庭院》 陈晓林   综合镶嵌   137.5cm×200cm   2017年

《肖像1号》 苏新平   大块料镶嵌   280cm×202.5cm   2017年

《万国来朝》局部   王颖生   马赛克镶嵌   280cm×200cm   2017年

《奈良鹿 NO.9》局部   唐晖   综合镶嵌   280cm×166cm   2017年

《金色高原》 毛晓剑   马赛克镶嵌   200cm×200cm   2017年

  展览将持续至8月26日。

  展览前言

  镶嵌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我国早在夏代已经有了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在商代出现了镶嵌红铜工艺,东周又开始流行错金银。此后,各种镶嵌工艺日趋完善,用于镶嵌的材质也更为丰富多样,但主要是应用于工艺器皿之上。

  西方的镶嵌工艺同样历史悠久,不同的是多用于建筑之中,其中尤以马赛克镶嵌壁画最多。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帝国,大量公共建筑的地面、墙面都用它来装饰。到拜占庭帝国时期,马赛克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塔雷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标志着马赛克镶嵌艺术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

  近现代,马赛克镶嵌艺术在欧洲、美洲各国,特别是墨西哥、西班牙等国都有过杰出的发挥与展现,每个国家因应本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材料资源在镶嵌工艺上有不同的发挥,成就了镶嵌艺术更加多元的面貌。不久前落成的纽约第二大道地铁中,艺术家创作了大批马赛克镶嵌的壁画作品,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纽约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艺术”,一个“地下美术馆”!

  中国的马赛克镶嵌艺术运用于壁画创作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出现了有一定艺术质量的马赛克镶嵌壁画。

  马赛克镶嵌的材料多采用石料、陶瓷和玻璃。其质地的坚硬,色彩的晶莹、斑斓,拼贴的趣味,产生着特殊的美感。而且,它防水、防潮,耐候力极强,千年不朽,是用于制作壁画的理想材料。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壁画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增多,马赛克镶嵌艺术还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举办这次镶嵌艺术邀请展,旨在展示镶嵌工艺在艺术创作中的各种可能性,提升我国镶嵌艺术的水平,推进马赛克镶嵌在中国当代壁画中的应用。此次受邀的艺术家满怀热情的创作,通过伟褀公司的技师、工匠精湛的技艺,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的指导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产生了一批别开生面的马赛克镶嵌艺术作品,将我国的马赛克镶嵌艺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字: 内容标签: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安徽博物院,,艺术,中国,材料,展览镶嵌中国 马赛克艺术 安徽博物院 艺术 中国 材料 展览
下一篇:版画之魅:“桃花盛开·首届中国版画作品展”贵州巡展揭幕_贵州美术馆-首届中国版画作品展-版画-巡展-中国-开幕式-全国||上一篇:“梦回蜀山_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亮相武侯祠美术馆_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国画-李可染-水墨-艺术-牧牛-武侯祠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