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风徐来”——唤醒城市文化的记忆_徐梅个人书法艺术展在上海新天地举行_徐梅-书法-文化-上海-海派-汉字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网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力上海文化品牌中心建设,由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发起,市文联、市妇联、市语委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力上海文化品牌中心建设,由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发起,市文联、市妇联、市语委办、市书协、市女书协、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时报、上海新天地等单位共同参与,于2018年8月期间,在集海派、红色、江南文化于一体的上海文化地标“新天地”,举行“清风徐来—唤醒城市文化的记忆”—徐梅个人书法艺术展暨海派文化系列讲堂活动

  8月5日下午2点,徐梅个人书法艺术展正式在上海新天地壹号举行。开幕式由上海市政协常委、东方卫视首席主持人骆新主持。应邀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马建勋、市妇联副主席王剑璋、市文联副主席兼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市总工会巡视员何惠娟、市语委办等部门的有关领导,约有200余人参加开幕式活动。

  徐梅女士为上海市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书法名家进校园”特聘专家,她是一位女性书法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也是青少年书法教育的忠实实践者和推进者。此次展览精心挑选其真草篆隶行各体兼备的50幅书法作品,依托醇厚扎实的传统功力,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对联、横幅、条幅、斗方、扇面等),演绎传统文化和创意空间的内在联系,呈现了汉字演变的渊源流长,展示了汉字书法的笔墨情趣,展现了女性书家的书道精神。展览结束后,徐梅女士将展品全部捐出,所得善款用于支持海外华人华侨青少年的汉字书法教育传播活动。

  展览的亮点:

  1、“清风徐来”主题恰逢其时。仲夏伏月,室外高温酷暑,展厅内凉风习习,在中西合璧的石库门老房子里找寻观赏者的文化记忆。其实,如今的新天地不仅仅是些老房子,更像是时光隧道,有着从一个时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自由感。艺术家选择在新天地壹号作为她的展览空间,似乎在表达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感悟。

  2、“传统和时尚”提炼策展思路。以“清风徐来”为主题的书法艺术展作品,从内容及表现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传统,为了使传统书法展示能有新意的表现,能吸引更多年青人目光,此次展览结合新天地壹号艺术空间的定位,引入当代艺术策展思路,邀请有经验的G1画廊策展人董夷女士,从作品的选框、材质的运用、色彩的协调,直至展览空间的布局、策展人员与艺术家的沟通对接等等,使展览作品在艺术策划加工中得到品质上的完美提升。

  3、展览作品精致让人赏心悦目。徐梅女士家学渊源,学承清道人李瑞清之海派书风。此次作品真草篆隶行各体兼备,书法表现全面。有创作作品,也有临摹难度较大的中国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诗帖》,学众家之长,求神似取其精神。书法功底扎实,将篆书的圆通、隶书的方峻、行草的气韵、楷书的端庄,融会于笔墨之中;将颜体的雍容、二王的清丽、北碑的刚劲,南帖的温润,表现于指掌之间。尝试创作具有自我个性的大篆艺术作品,利用象形文字特色,变化结构组合,增添视觉设计感,增加笔墨情趣。扇面中的大篆最有意境,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书写古意扑面,浑厚凝重。隶书钟情于秦隶,融合大篆笔意,参以简书情趣,书写活泼轻松。

  4、由技入道体现艺术家人格魅力。徐梅女士将自己的艺术特长与社会公益完美结合。近年来,她每年将自己新出版的学生字帖在上海书展上发布并举行新书捐赠活动,成为上海书展一道亮丽的公益风景线。此次展览结束后,作者一如既往地将展览作品捐献给上海东方华文教育发展中心,所得善款将专项用于支持海外华侨华人青少年的汉字书法教育传播活动。由技入道,技是基础,道是境界。一个艺术家不但要在书艺上得到大家的认同,更要在道德上受到众人尊重,书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应是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活动期间还安排了4场精采粉呈的海派文化系列讲堂配合展览活动的开展,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对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宣讲,并有效助力上海文化品牌中心的建设。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风徐来,徐梅,书法,,文化,上海,海派,汉字清风徐来 徐梅 书法 文化 上海 海派 汉字
下一篇: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现场|向阳《Transfiguration_House_向阳-TransfigurationHouse-后妻-艺术-方丈-艺术家||上一篇:无谓界限,平等呈现_七国艺术家汇聚_FROOTS_GALLERY_植根花_FROOTSGALLERY-工艺与艺术-展览-作品-墙面-首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