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上八点的长沙太平街,商铺林立,游人们在路边悠闲吃着小吃、纳凉。一条小巷之隔,一场行为艺术表演正在前行美术馆举行。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艺术家Eric Scott Nelson一身黑衬衣黑裤子黑皮鞋,坐在一米见方的白色台上,双手各拿一块红色砖头举过头顶,先是互相摩擦,红色砖灰撒在他光亮的头皮上,然后用力拍打起来。节奏时有时无,慢慢的,砖头碎了,掉了。大块的从他头上、身上滚过,落在台子上、地上。小的碎屑飞溅到围观的人群中,引起一两声压低的惊呼。这是Eric在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第一期的第二场行为表演,也是他在这个项目的告别演出。这次展览,将为包括他在内的三位艺术家长达一个月驻留之旅划上一个句号。
Adam Farcus行为艺术表演中
观众围观Eric Scott Nelson行为表演现场
今年5月,前行美术馆与58小镇共同发起了2018 A+ 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这是湖南首个年度国际艺术驻留项目。启动以后,项目共收到了来自十几个国家,近百名艺术家、策展人及团体的申请资料。经过筛选,来自美国的艺术家Adam Farcus、艺术家Eric Scott Nelson和来自上海的艺术家毛蔚成为2018 A+ 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第一期驻留艺术家,在地处长沙岳麓区西湖公园之畔的58小镇为期一个月的驻留生活。7月29日,第一期驻留项目接近尾声,在“All’s Well | A+ 驻留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夜”中,Adam Farcus、Eric Scott Nelson和毛蔚首次共同向公众开放自己的工作室,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All’s Well”,来自于58小镇所处之地,西湖本命咸嘉湖。咸嘉,一切都好。
前行美术馆馆长张丹丹在开幕式致辞
策展人袁霆轩致辞
参展艺术家Adam Farcus(左)、Eric Scott Nelson在开幕式致辞。Adam Farcus拿着手机对照名单,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一向不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毛蔚没有上台
移动利维坦- A 国际艺术家驻留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8月4日晚上八点,“移动利维坦 2018 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作品展Vol.1”在前行美术馆开幕,展出三位艺术家创作的9件作品。在众多美剧中,“利维坦”作为恶魔的代名词为人所知,但此次为展览命名与一本书有关。策展人袁霆轩介绍:“原身作为圣经海怪,在当下中国,利维坦改名叫荒古神兽巨鲲,游弋在各色流量广告中相互吞噬。霍布斯之后巨鲲利维坦隐喻着让人类有归属感的庞然大物——国际政府,它由人组成,也由人来运作,因此也就具有了人性的多面品质,它在保护人的同时,又拥有了管理权限。当人们将自身信息转交给移动媒介并签订了信息使用契约之后,移动利维坦即开始生效。”
袁霆轩认为,与现实世界的国家不同,在这个虚拟的人造信息意志中,它没有明确的权利与形式,它没有坐标和规则。那么,它究竟或者可以是什么,它会如何与人们相处,它将如何成为我们的生活?“本次展览拓展三个层级的探讨:首先是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其次是互联网权利如何对用户形成新的秩序,最后是政府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社会管理。本次展览艺术家Adam Farcus、Eric Scott Nelson和毛蔚,分别从国际政治、意识形态和个体生命三个切面回应了这次展览主题。”
Adam Farcus在那座“废弃礼堂”里进行录制《Protest Song》
Adam Farcus是美国伊利诺斯州人,在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校区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的艺术系教授。Adam Farcus 是一位激进主义者、艺术家、策展人、女权主义者,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州的ta在作品概念和指向上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完全不拘泥作品形式的随心所欲,在艺术院校任职的同时对国际政治与普世人权有着长期的关注与参与,因此ta的创作弥散出激烈的力量感。
Adam Farcu是一个生活规律的人,入驻之后也按时作息,每天早起跑步。他闲暇时间喜欢四处游历,收集创作素材。附近的建筑工地和大学城,他都去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个“殿堂”。“那就像一个废弃的礼堂,非常棒!”他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决定在那里完成他的作品。
Adam Farcus作品
Adam Farcus在那座“废弃礼堂”里进行录制《Protest Song》
Adam Farcus把特朗普的言论拆散重组改编为歌曲
在本次驻留之前Adam Farcus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做《Protest Song》系列,ta把特朗普的言论拆散重组改编为歌曲,组织志愿者在各种地区演唱。在展览现场展示的影像中,是ta在发现的那座“废弃礼堂”里进行录制;《404》中的维尼熊玩偶来自对领导人的媒体报道;在《Level》中锤子的符号性将隐形的WIFI和VPN转译成不可言说的躁动。对观看者来说,ta的展览现场中充满了革命话语的视觉刺激,诗意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内容干净利落即使是隐喻也清晰可辨。
Eric Scott Nelson行为表演现场
Eric Scott Nelson 出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艺术与行为艺术专业。自2011年起,他从近100件作品中提炼了自己行为艺术的研究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各种媒介。他从2006年开始辗转于诸多国家创作和工作,近些年在亚洲各地待了很久,现在重庆高校教学的他喜欢辣椒,对槟榔的口感兴致勃勃。近期他的行为作品大多与在地环境直接关联,通过抽象重复的动作呈现出当代社会荒谬规则下的意识环境。
Eric Scott Nelson的工作室靠近广场。他喜欢晚上工作,一直到凌晨。7月的长沙天气炎热,小镇上有工人在晚上施工。在一片黑暗之中,Eric那亮着灯的工作室非常显眼。于是,经常有民工走进他那间没有关门的工作室,抽烟、喝水,看他工作,甚至在他工作室的单人沙发上眯一会儿。“我的工作室有空调。他们可以进来休息一会儿。”
Eric Scott Nelson微信表情系列GIF作品《The Twelve Messengers》
Eric Scott Nelson微信表情系列GIF作品《The Ten Avatars》
Eric Scott Nelson此次展出了两件GIF作品和一个行为。在微信表情系列GIF作品《The Twelve Messengers》中,借助耶稣十二门徒的名义戏谑而悲悯地展现着人类种种网络情绪的极端化。这种对情绪逻辑的荒谬感在另一套微信表情《The Ten Avatars》中呈现时,会因为引发观看者对自身被毁灭的恐慌而抹上了惊悚的趣味。这种将貌似庸常的潜意识生活夸张化的提炼,撕开了这个疲软而乏味的信息化时代脆弱的伪装。在行为艺术作品中,他选择了建筑工地最为常见的红砖作为创作素材。
毛蔚作品 《What You Can’t See Is Not Invisible》
来自上海的毛蔚目前是杜克大学纯艺硕士候选人。她在取得新闻学士学位后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专攻纯艺摄影,通过摄影、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探讨媒介在制作和引导上的功能。在袁霆轩看来,毛蔚的作品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直述的游离,很难决然标示这种个人对世界的迷幻感是当下网络化青年族群的生存特质,但互联网的碎片化和实体感的抛离无疑在强化这种不可及状态。
毛蔚作品《刀锋边缘》
三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靠在一起,从广场延伸到西湖边。作为唯一的女性艺术家,毛蔚的工作室靠近湖边,早上会在大妈的广场舞音乐中醒来。而到了晚上,等遛弯的居民、工作人员都回家后,整个小区就会彻底安静下来。“整个园区就会只剩下我们三个人。”就算是自诩胆大的毛蔚也经历了一个简短的适应过程。那件名为《刀锋边缘》的影像装置作品,影像是她在洗澡时候拍摄的。“在晚上12点后,整个公园的工作人员都走了,我录制了这个洗澡视频。除了水声,还有人走过的声音,还有男人咳嗽的声音。一开始我的内心是很害怕的。”毛蔚说她一直是一个被保护者,“置身于驻留空间时,我开始考虑女性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不安全感。”镜面中反射着投影在墙上的叠画,氤氲的荧光仿佛是另一个维度在此间的映射。
毛蔚作品 《A Letter to Nowhere》
在展览现场,毛蔚在白色墙面上贴上淡色的What You Can’t See Is Not Invisible,用老式打印机书写着一封漫长的A Letter to Nowhere。毛蔚表示,关于这次驻留,她想说的话都在那封长信里了,没有一句重复:“这个老式打字机到了之后,我每天都有打字,美甲都断了。如果认真去看,就能看到我想表达的。这个打字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与此同时,A+ 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第二期已经启动,新一批入选艺术家名单即将公布。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前行美术馆,艺术家驻留,,现场,礼堂,表演,废弃前行美术馆 艺术家驻留 现场 礼堂 表演 废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