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锐设计师曲闵民:_书籍具有自身质感与气息_开卷由“艺”-曲闵民-书籍设计-昆曲-说戏-乐舞-法则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书籍设计师曲闵民  2018年7月28日下午,开卷有“艺”再次在震旦博物馆启

书籍设计师曲闵民

  2018年7月28日下午,开卷有“艺”再次在震旦博物馆启动。本次书籍设计师曲闵民开场时便点明自己的观点,“要从小的方式看待生活,设计也是同理”。

  曲闵民屡获国内外多项设计奖项和称号,从“中国最美的书”到“世界最美的书”,再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设计大奖(German Design Award)特别提名奖以及最新公示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读书会现场

观众欣赏曲闵民设计的书籍

  曲闵民在设计上要求宁拙毋巧、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强调字体、设计、图形等对应书籍本身的气质。

《传播的法则》

  他首本书籍设计《传播的法则》,对他此后影响极大。书籍内容为日本当下最火热创意人伊藤直树与学生对话集,当时国内并没有交互设计相关书籍,因此需谨慎考虑如何能表现互动媒体设计这一概念。

  曲闵民将《传播的法则》封面设计为人体五官,加之贯穿全文的抽象素材,以“人”传递“五感”的概念。整本书采用单色印刷,以灰色衬托出不同层次的变化。

不同“气质”的字体

  《传播的法则》开启了曲闵民的独立书籍设计之路,他在一本本书籍中开始反思丑与美的标准。“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绝对的审美,时间、地点、社会、家庭、种族、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审美也不相同”,曲闵民表示。既然如此,那是否可以从书籍的气质重新考虑审美问题?

  例如,与题材对等,能改变整书气质的字体。他觉得书籍设计需要一颗观察世界的心,“设计并不是在创造什么,而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恰当的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产生出不同的语境。”

《乐舞敦煌》

  《乐舞敦煌》是一本敦煌壁画中舞蹈声乐部分的临摹本,为在书籍呈现、作品本身与敦煌之间找到原始的联系和平衡,曲闵民尽可能的还原出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

  书籍大部分由手工完成,封面选用特别指定的毛边纸,采用手工装裱拼贴效果。内页设计中的所有画稿均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残卷效果,以致整体感觉残破不堪,但又凸显出历史积淀的美感,传递“人情味”。而当你拆开封条,打开书籍的过程,既神秘更具仪式感。

  “书籍作新容易,作旧难”,在作旧的基础上保证书籍品质感,更是难得。也因其制作手工艺复杂,“开卷有 ‘艺’”上所带来的仅存绝版《乐舞敦煌》极受观众欢迎。

《说戏》

  昆曲面临“传一代 少一半”的局面,非遗传承人、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将自己身上所掌握的剧目逐一作出书面整理,不仅给昆曲人看、给社会大众看、也给未来看,也就是曲闵民设计的《说戏》。

  《说戏》设计简洁,手工装订而成,每一帖之间松而不散,显得非常别致。书中页面的大小不尽相同,大胆而新颖,各种表现手段都与昆曲优雅流畅的特点相得益彰。

  曲闵民认为书籍的设计过度,有时候不一定是设计与文本的不平衡,也可能与编辑设计有关。“而未来书籍设计的方向,是从作者、文字编辑和视觉编辑三者,通过文本、图像、图形、纸张等信息再编碰撞出的新可能。”


关键字: 内容标签:震旦博物馆,开卷由“艺”,曲闵民,书籍设计,,昆曲,说戏,乐舞,法则震旦博物馆 开卷由“艺” 曲闵民 书籍设计 昆曲 说戏 乐舞 法则
下一篇:徐唯辛个展10月北京首展__百幅肖像描绘改革开放四十年_改革开放时代人物相-肖像画-油画-时代-油画-现场-企业家||上一篇:融杂:绘画的幽灵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_绘画-西班牙-装置-帕尔马-画廊-艺术家-吉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