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启幕:展览+论坛激活宝山文化_书法-马琳-水+墨-海派艺术-创作-上海-书法-海派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现场  7月11日下午,“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办。今年&

“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7月11日下午,“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办。今年“水+墨”呈现上海新海派和来自国际对中国水墨进行实验的11位艺术家,近几年来创作的与水墨相关作品。

艺术家接受参展证书

  作为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常设项目,“水+墨”已举办5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讨论角度和话题。“水+墨”策展人马琳介绍,2012年“水+墨”以课题研究被启动,持续6年间,“水+墨”通过展览加论坛的模式,激活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进而激活了宝山区新文化力量。

“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主题论坛

  开幕当天也举办了以“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王南溟主持,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教授李超;文汇报文化中心主编张立行;新民晚报高级记者林明杰;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水+墨”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共同围绕“水+墨”展览的学术性和可持续性、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在地性等特征,讨论公共文化文化政策与美术馆的关系以及美术馆在新的语境下如何转向和创新的问题。

  马琳总结专家观点时表示:“美术馆转型和创新避免去同化现象,要以展览带动美术馆创新,配合公共文化的发展。”

中国艺术家展厅现场

国际艺术家展厅现场

  本次参展的7位新海派艺术家年龄跨度比较大,既有出生于1940年代、1950年代与1960年代的成熟艺术家,也有70和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比如抽象的角度、书写的角度、与影像、科技结合的角度等来呈现新海派当代水墨的发展。

仇德树,裂变—丹崖叠翠,丙烯、画布、宣纸,181x360cm ,2010-2011

 仇德树、张健君、陈九是新海派艺术家中风格非常成熟但是一直在突破自我的艺术家。仇德树自1980年代以来,“裂变”是他一直持续创作的一个主题,也是他作品风格的一个象征。他通过撕碎宣纸的方法重构自由变化的线条,即裂纹。同时,“裂变”也暗喻了社会的巨大变迁。近年来,仇德树在黑白的基础上又把色彩运用到“裂变”的创作中去,以充满奇异光感的色彩和全新的图式来表现当今裂变的时代。

张健君,“过程的瞬间:上海计划” 系列水墨,宣纸,照片,245 X 150cm(单幅)

  张健君在创作中不停的在拓展水墨的边界,把水墨与影像、装置相结合,并且展现他独特的融汇东西方文化特展的视觉方式。这次展出的作品与上海的历史有关。他用拓印与水墨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泼墨的效果,把石库门老墙的斑驳、沧桑感表现无疑。而36幅关于上海从19世纪一直到现今的路名的摄影作品,更是引起了观者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陈九,夏至.大暑,纸本水墨 ,240x120cm,2010

  “水”和“节气”的描绘是陈九自2010年以后一直在创作的主题。他用流畅的笔法和几乎透明的墨色,通过层层积墨的方法表现了水和节气的不同形态。本次展出的作品《墨积》系列着重于对水墨痕迹的研究和实验,并且画面越来越趋向于抽象和平面化。

刘永涛,忘城图-180104 ,皮纸、墨汁综合材料 ,124x124cm ,201801

  刘永涛和孙源是近几年在上海比较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对于刘永涛来说,传统如何在当代转换,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创作实践呈现了这一思考的变化。本次展览的《忘城图》系列作品与之前的作品风格有较大的变化,笔触变得狭长,画面也更加简化和抽象。在此,风景已不再是画面的主体,内心的感受才是想表达的主体。从“能够感觉到的风景”到“忘城”也反映了刘永涛从“有我”到“无我”的这一变化过程。对群体的无意识表达是孙源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个主题,她在网格状的图式中,以反复覆盖的形式描绘了一组组人群。

孙源,失忆之六纸本水墨 ,140x140cm ,2012

  无论是《失忆》系列还是《群体的寓言》,孙源笔下的这些人群或是机械冰冷,或是迷茫没有方向。整个画面的调子是灰色的,直线与墨块的交织,画面的留白与划痕的运用更是强化了这种感受和问题。

麻进,承立创玻璃钢、泡沫,高3.5X宽2.5X长4m

  麻进是这次展览中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他的创作融入更多科技的元素,可以说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他把自己对于书法的视觉语言有机的融合在最新科技中,借助激光雕刻、3D打印和VR技术,把对汉字的个人理解以及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悟以一种立体的方式来展示,从而创作了立体书法,《承立创》就是这样的立体书法作品,把书法从二维平面推向了三维立体空间,也做了很好的当代转换。

麻进,《墨迹视界》

  麻进的《墨迹视界》由多媒体视频与舞蹈表演结合,两名舞者在影像作品前随着音乐与视频即兴起舞。表演者的肢体随着影像中墨迹的出现或者流淌在不停的变换,犹如流动的笔触在不停的书写,这种墨迹与肢体的结合,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墨迹视界。

芭芭拉 - 爱德斯坦,“自然 - 自在”系列 水墨、照片、棉纸,56x152cm,2013

  此外,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4位国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除了对水墨这种材料本身感兴趣之外,他们对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作品中对于书法线条和墨色的运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芭芭拉喜欢用墨作为她创作的材料,她曾用心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基本原理,并把书法和用墨转换到自己的当代艺术创作中。环境对她作品的形成起着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本次展出的《自然自在系列》以摄影和水墨的方式并置,一片荷叶,一根树枝,一根藤条,不仅可以看到水墨与摄影图像的关联,更使水墨成为自然的延伸。

斯蒂芬.托宾,Untitled.No7 水墨 35x69cm

  斯蒂芬·托宾(Steve Tobin)的创作涉及到雕塑、水墨等领域。他喜欢对材料进行收集和研究,将大自然中的元素进行拼贴,通过雕塑等形式将自然中看似转瞬的东西永久性的保存下来,在永恒与短暂间找到了平衡。斯蒂芬的水墨作品与雕塑作品的主题一脉相承,他用皴擦手法将大自然的形态凝固下来,画面厚重而去中心化,飞白笔法的运用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和研究。

米歇尔·马多,在路上纸本水墨,炭笔 140x76cm

  米歇尔·马多 (Michel Madore)来自于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曾从事作曲和演奏,后来一直从事绘画。他的绘画主要以人物为主,在材料运用方面非常独特,用炭笔和粉笔进行创作。他的作品非常极简,没有色彩,人物用线条表现,是一种自发的书写。这次展出是米歇尔用纸本水墨和炭笔最新创作的作品,人物的线条虽然若隐若现于团团墨块之中,但是人物的形态和精神内涵却很好的得到了表现。

白尾,循序渐进纸本、墨,170x87cm 2013-2016

  白尾(WieslawBorkowski Jr.)来自于波兰,2012-2015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绘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出于对中国书法和音乐的喜欢,他把二者融会贯通,把音乐在作品中变成有形的符号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从而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乐书”。他花了2年多的时间,认真临摹和研习颜真卿的《麻姑仙》和褚遂良的《音符经》。从一撇一捺的临摹到逐渐写出自己的心得,然后进行再创作。《循序渐进》这幅作品是他从临摹的字帖中精选部分加以拼贴而成,而作品中英文“Step by Step”与汉字的结合,更深化了这件作品的寓意,是艺术家这两年来成长与变化的见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水墨,书法,马琳,水+墨,海派艺术水墨 书法 马琳 水+墨 海派艺术
下一篇:探馆金山意库——“城市再生”当代城市空间艺术设计大赛_设计-公共艺术-觉醒-重庆市-迎接-意识||上一篇:杭州西子画院“凉友清风团扇作品展”在西泠印社美术馆拉开帷幕_西子画院-凉友清风-展览-西子-杭州-书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