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知行墨境”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正式开幕。此次展览邀请了当代水墨画坛具有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三十余位代表艺术家,题材跨越人物、山水、花鸟画科,风格兼涉工笔、写意、没骨画法,从一个特定主题的视角呈现了当下中国画坛的创作风貌与学术指向。
开幕式现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杨惠东担任主持
此次展览由荣宝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杏坛美术馆承办,展览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与杏坛美术馆设置有两个展场,展期至7月11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杨惠东担任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首次在发言中对展览表示了祝贺,他认为此次集合老中青三代的展览展示大家对于传统艺术的不懈追求,同时在不放弃中国画的传统语言基础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树立个性,形成了中国画的当代面貌和成就。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作为主办方谈到,展览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审美精神和时代精神,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名家作品也是当代书画创作格局与现状,也对未来的中国画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
策展人赵伟致答谢词
参展人员:(年龄排序):方增先 刘文西 王子武 石齐 吴山明 李魁正 王涛 郭石夫 龚文桢 龙瑞 霍春阳 沈道鸿 陈永锵 赵建成 赵奇 范扬 张志民 白云乡 何家英 杨晓阳 林容生 陈钰铭 陈鹏 南海岩 张捷 贾广健 李毅峰 王保安 范存刚 方向 杨惠东 吴扬 徐展 范治斌 高翔 阴澍雨
剪彩仪式
嘉宾艺术家合影
现场人气满满
荣宝斋大厦展览现场
智识与践行、学术与艺境,素来是一对互为验证、互为增益的范畴。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治世的核心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之一。距今整整510年前的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诸多学说,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与内在人格的正直蕴藉,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君子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上,于艺术创造而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知行整一,自然造化与主体心源的内在契合,亦是以艺术之眼观照世界、表达心象的真谛。
现场嘉宾艺术家合影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认为,此次展览的主、承办方与展出的艺术作品之间,又恰好构成了“知”与“行”的互文:出版社是传播知识与智慧的平台,荣宝斋是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翰墨圣地,而杏坛本是孔子讲学弘思之所,而由天津人美社发起主办、在荣宝斋美术馆、杏坛美术馆展出的这些名家新作,正是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当代延展的审美践行,亦是对于当代画学“知行合一”境界的一次富有寓言意味的呈现。
杏坛美术馆展览现场
座谈会现场 杏坛美术馆
北京石齐画院院长石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没骨画研究会会长李魁正,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涛,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郭石夫,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龚文桢,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成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中国画学会顾问沈道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陈永锵,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艺委员主任赵建成,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张志民,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白云乡,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林容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陈钰铭,国家画院国画院秘书长陈鹏,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北京画院专职画南海岩,天津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主任贾广健,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王保安,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方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杨惠东,浙江画院专职画家吴扬,天津美术学院徐展,西唐美术馆馆长高翔,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阴澍雨,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体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北京上和拍卖董事长张东晔,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及各界嘉宾、媒体、观众近百位参加了开幕式。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荣宝斋,杏坛美术馆,何家英,龙瑞中国画 荣宝斋 杏坛美术馆 何家英 龙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