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聂竞竹
()2018年6月30日,由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主办,恭王府博物馆书画创作与研究中心承办的《陌生化接触:聂竞竹海报与装置艺术展》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展。同时揭开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著名平面设计师、新锐视觉艺术家聂竞竹通过20件独具匠心的装置艺术与海报设计作品,带观者在“陌生化”的体验中触碰自己的内心,使观众看到设计艺术与戏剧艺术交融的更多可能。
陌生化接触:聂竞竹海报与装置艺术展
展览展出的20件作品是艺术家10年间优秀的戏剧海报和装置设计。观众在展览上既可以看到《活着》《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阿依达》《九又二分之一爱情》等剧作的海报作品,也可以看到关于《仲夏夜之梦》《图兰朵》《茶馆》《恋爱的犀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外经典戏剧作品的装置艺术。坐在浴缸里倔强的犀牛、渴望王冠的鲜红的手等极具审美意味的作品,展现了作者独具创意的构思,以及对戏剧艺术和当代视觉艺术的巧妙融合。此外,根据孟京辉导演的汤显祖《临川四梦》设计的“临川四梦”影像装置展,则让观众仿佛走进汤显祖抒发至情至性理想的梦幻世界。
聂竞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获得了“工匠精神·青年榜样”年度设计师青年榜样获奖设计师。她的平面设计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戏剧文化的各个层面,作为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等国家级表演艺术机构常年合作伙伴,与国内顶尖的戏剧艺术家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构筑出当代戏剧美学的认知符号。她曾担任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戏剧节的平面视觉总监,并为导演孟京辉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大剧院等艺术机构设计海报作品。她希望通过这些艺术设计作品表达戏剧带给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也希望这些源自戏剧的视觉艺术作品能够连接起戏中世界和现实世界,为观众提供全新的审视空间。
“陌生化接触:聂竞竹海报与装置艺术展”海报
舞台上,戏中人的爱恨、欲望、悲喜不断地激发着“痴剧人”聂竞竹的创作灵感,原本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的她,从最初为剧作设计二维平面的海报,跨界至装置艺术,以存在于三维空间乃至于四维空间的设计艺术作品,表达戏剧带给她的感悟与思考。不仅如此,她也希望这些源自戏剧的视觉艺术作品能够连接起戏中世界和现实世界,在为观众带来审美快感的同时,更能藉由艺术与人的崭新互动,为观者提供自我心灵审视与探究的审美空间。
聂竞竹谈到:“当一部戏剧作品成为经典时,我们会因熟悉而消解与之的心理距离,但是,当我用视觉艺术的手段,让原本熟悉的变为‘陌生’,带给观众的绝不仅仅只是惊奇感,同时还希望走进展厅的观众,能在人、空间、视觉作品与原有戏剧作品构成的新的情境中,获得对于艺术更加广阔的认知并激发出更为丰富的情感。”
演出海报是一部作品最早公之于众的视觉形象,虽然,海报的画面是凝固的,但可折射一位设计师的戏剧态度、价值观念、审美品位,并且,海报也能在短短几秒的时间里与消费者产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迅速决定消费者的去与留。在此次《聂竞竹戏剧海报装置艺术展》中,聂竞竹遴选了《活着》《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阿依达》《九又二分之一爱情》等十部为著名导演孟京辉以及为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等艺术机构设计的海报作品。在凝结的画面里,观众可感受到聂竞竹对于尊严、战争、生命、爱情等的思索。特别是当这些海报剥离了原有的“市场宣传”功效后,观者可在海报的图像空间里更为纯粹地品读其中蕴含的戏剧意味。
装置《茶馆》 3D打印树脂 80120cm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以裕泰茶馆为载体,展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并生动刻画了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装置《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立体光栅 80120cm(5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一封饱含一生痴情的长信,向一位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
2013年,孟京辉导演以独角戏的形式将该作品搬上戏剧舞台并进行了重新解读,赋予了该剧奔放甚至荒诞的后现代解读,带领观众一步步深入茨威格笔下“陌生女人”的情感世界。
海报《你好,忧愁》 油画布微喷 80120cm(2件)
《你好,忧愁(Bonjour Tristesse)》是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Francoise Sagan,1935-2004)18岁时创作的小说处女作,1954年发表时震惊法国文坛。小说以最简单、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法国一代年轻人的心态,既富于诗意又散发着淡淡的愁绪,将法语的优美展露无遗。
2015年,孟京辉导演将该作品改编为一出100分钟的独角戏,这也是该小说首次被搬上中国舞台。主演黄湘丽一人分饰五角,带给观众酣畅淋漓的观剧体验。
装置《仲夏夜之梦》 玻璃钢及3D打印树脂 180cm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喜剧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极富浪漫色彩,在世界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影响巨大。
装置《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综合材料 100150cm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Mutter Courage und ihre Kinder)》是德国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于1939年创作的剧本。剧本的讲述了号称“大胆妈妈”的女主人公安娜·菲尔琳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却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布莱希特通过“大胆妈妈”这一小人物在战争中的作为表现了战争的荒谬。
从海报平面走向立体空间,在本次展览的装置艺术板块,《仲夏夜之梦》《图兰朵》《茶馆》《恋爱的犀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外经典将在聂竞竹独具创意的构思中予以空间和时间的重塑。其中,《茶馆》是中国观众颇为熟悉的老舍话剧经典,而聂竞竹却让喝茶的茶碗变成与茶似乎不搭的咖啡杯。如此的“陌生化”处理有何意味?相信每一位现场观展的观众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说,“世界是内心的镜像”,所以,当《图兰朵》的海报变成一面镜子时,观者很可能在这个被“镜像化”的古老东方爱情传奇中,窥见自己的爱情。此外,坐在浴缸里倔强的犀牛、渴望王冠的鲜红的手、因爱伤怀的陌生女人睁开的眼与淌下的泪等极具审美情味的作品,都希望能启发并引导置身于其中的观众给出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解读,并能够在装置艺术的“物”中,唤起每个观者对于“心”的观照。
装置《恋爱的犀牛》 玻璃钢及3D打印树脂表面仿镀络效果漆 1507070cm
《恋爱的犀牛》是当代中国戏剧旗帜性作品。由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它以崭新的叙述风格、表演方式和舞台设计赋予话剧新的形态;以犀利而无畏的姿态探讨痛苦、坚持和孤独。突破性的诗性台词亦成为一代文艺青年的集体记忆。被誉为“当代中国剧坛奇迹”、“永远的爱情圣经”、“先锋戏剧领军之作”。
在以上作品之外,根据孟京辉导演的汤显祖《临川四梦》设计的《临川四梦》影像装置展,将让观众在影像、装置艺术等的环绕中走进汤显祖抒发“至情”理想与表达人生体会的梦世界,并在繁杂丰富的舞台的瞬间转换中,感受情的无价、梦的迷幻、真的激扬与理的回归。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自2008年以来,共推出382部世界各地和中国青年戏剧艺术家创作的戏剧作品,成为推动戏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平台。今年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将在3个月的时间里推出26部国内外精彩好戏,在北京12个剧场进行近百场演出。据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介绍,本届戏剧节的特点之一是跨界融合共通,是舞台、美术、影像等艺术的集合。
“为本次戏剧节揭幕的‘陌生化接触:聂竞竹海报与装置艺术展’,正是一次奇妙的跨界。希望观众从这些涵盖古今中外的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更加广阔的认知,激发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孟京辉谈到。
关键字: 内容标签:聂竞竹,海报,装置艺术聂竞竹 海报 装置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