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空间橱窗内的展览海报
2018年6月30日下午3点,由K空间主办,丁晓洁担任策展人的“缓流——当代水墨展”在K空间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董克俊、方力钧、冯峰、李津、刘庆和、蒲国昌、沈勤、王敬恒、尹朝阳、张大力近几年来难得一见的纸上水墨作品。
展览现场
二十世纪以来,水墨跟随文化思潮的更迭,经历了创新与变革,并不断打破时代的局限以及传统的桎梏和束缚,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语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与西方现代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性被重新唤醒,对现代性和文化身份的理解也更为客观与全面。商业消费时代到来后,艺术家对当代都市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空虚、荒诞以及人性的异化进行了彻底的质疑与批判,并打破技术、形式、精神、内容的约束,使观念性水墨实验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之下持续创造出新的活力。
物理学上的“缓流”是指水在备受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逆流而上,曲折前行,具有不拘一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和肆意倾泻而下、汹涌湍急的“急流”相比,“缓流”显得沉静内敛、平缓隽永,更像是流淌过生命的时间之水,昼夜交替、涓流不息,它的惊人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沉默之时,如同暴风雨过后的海平面,把激烈、挣扎的情感深植于内心,直到对生命的体悟通过艺术的语言沉淀、延伸、扩展,如蔓草滋生、连绵不绝。
展览现场
此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正是在艺术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一股“缓流”,在经历过无数的命运暗礁之后,依旧能够保持着赤子之心和文人修养,用文化之躯不断阐释身处于历史夹缝中生存的意义,并让观众懂得每个独立的人格都是社会与文化思考的载体,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唤醒对自我价值的尊重和体现,正所谓“燎原之火,生于荧荧;怀山之水,漏于涓涓”。
董克俊作品
蒲国昌作品
董克俊和蒲国昌的创作灵感多来自于滋养他们的贵州,远离了中原地区(普遍意义上的文化中心)儒家精英文化的精神统治反而使他们更容易建立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他们的作品不仅受到高原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也在其水墨画中注入了大量西方表现主义风格的因素,并在乡土和现代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从而使他们的画面充满强烈、放纵、汹涌澎湃的原始生命力。
王敬恒作品
已故艺术家王敬恒深受黄公望、吴昌硕、任伯年、石涛、黄宾虹等人的影响,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相比,王敬恒饱读西方人文书籍,研究塞尚、凡高、毕加索等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并从民间美术中广泛吸收养料,在他眼里,传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物,除了笔墨,山水画的精神和智性也很关键,其作品也被一致认为“不拘泥古法,横涂竖抹,纵横恣肆,充分发挥出书写的自由性。”
尹朝阳作品
尹朝阳近几年的创作与风景有关,他的作品亦受黄宾虹和塞尚的影响,并和塞尚在对自然的观察和表达方式上气质相投,在经历了“青春残酷”时期之后,尹朝阳将目光和实践投向传统,并从中汲取灵感,这种表面上的“回归”实际上并未脱离尹朝阳最初风格形成时的“锐猛”,他力图在绘画语言的叙述过程中注入更多的“真实”。尹朝阳的纸上作品带有实验的成分,甚至说是能够让他更为放松的一个渠道,版画专业出身的尹朝阳对材料的把握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和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水墨就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恰逢其时。
方力钧作品
方力钧曾说:“创作者进入高潮时是不拘泥于形式的。”无论油画作品还是水墨作品,他的创作都是围绕自己在人生体验中对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主力军,方力钧一直以来对人性的观察都入木三分,在表现方式上也乐于尝试不同的材料,他的水墨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水墨,充满不可预知和不可确定性,并与庄子思想里的“游心”不谋而合。
沈勤作品
在古人眼里,精神逍遥是士大夫文人画的至高境界,“隐者”沈勤的水墨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文人精神的继承,也是在面对日益强大、复杂的商业化社会时,对人文精神的流失所产生的质疑。作为“85新潮”水墨革新派的代表,沈勤离开南京,离开体制、主流、艺术圈,成为一名“大隐于市”的画家,经过多年的沉淀,他的作品愈加简洁、沉静,同时融合了传统文人画的高古飘逸与西方现代主义中的极简风格。
李津作品
冯峰作品
李津、冯峰的作品则代表了文人意趣的另一种取向,将生活与禅意结合。李津的水墨作品一反传统文人清净、雅致的审美趣味,将日常生活描绘的活色生香、充满情趣。他画面中的形象无论是男人、女人、美食、食具、茶具、花花草草都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冯峰的水墨作品也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以独白的方式记录了旅行日本期间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这些作品也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刘庆和作品
刘庆和从事水墨画实验创作以来,一直以当代都市生活作为表现的轴心,他笔下的水墨人物既来自于现实生活,又超越了我们的日常所见,具有神秘感和超现实主义的意味,在他的水墨人物形象里,既有传统水墨意蕴,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刘庆和将这两种不同源头的风格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融为一体,他画中的人物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脱离了生活本身的琐碎乏味,充满童真意趣。
张大力作品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张大力就尝试过观念性水墨,对他来说“形式只是思想的延伸。”他的图像语言先锋、前卫,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尽管其早期水墨作品的观念形成与抽象表现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更重视如何保持一个艺术家的独立性。张大力一直尝试用不同的题材和材料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不断丰富现实主义视觉形象的语言谱系,并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策展人丁晓洁在展览前言中写道:石涛曾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说道“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就是提醒当代的画家要把握时代精神,不要盲目跟风、因循守旧,更重要的是创新、革新都离不开传统的土壤,只有将传统与现代融汇贯通,且不流俗于传统的窠臼,创新才有意义,这也是艺术家真正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次“缓流——当代水墨展”所呈现的十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展示了在水墨实验道路上不同的研究方向,他们用艺术实践为我们拓宽了对水墨的认知以及可以探讨的空间。
一直以来,K空间对当代水墨都有所关注,此前也举办过一系列关于当代水墨的展览,像“再水墨”系列,靳卫红策划的“中国当代艺术30年个案系列”项目,管郁达策划的“水墨的精神”第一回展:不是东西”等。K空间创始人杨凯接受艺术网采访时表示,此次“缓流——当代水墨展”也是想延续此前的水墨群展,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艺术家们的创作,此外也是想给四川区域 献上一份水墨盛宴。“K空间作为专业的画廊有着自己的学术定位,我们关照实验性强,不断进行艺术实践探索的艺术家。此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路走来我们也可以从以往的创作面貌中重新来看艺术家们的变化。参展艺术家当中的董克俊、蒲国昌这两位老艺术家是我们很早就开始合作的,尹朝阳的作品在材料、方法上也是非常独到,具有实验性的,很多艺术家参加展览都是把自己最新的创作拿出来,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展览和自己在水墨方面探索的重视。”
谈及机构此后的展览计划,杨凯透露,K空间此后会将视野瞄准在国际化上,以专业的角度为收藏用户提供更好的艺术作品和服务。表现主义大师吕佩尔茨的个展也将初步定于8月份进行展示,此后还将陆续推出荒木经惟,尹朝阳,李津等艺术家的个展。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展至7月3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K空间,当代水墨,缓流K空间 当代水墨 缓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