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艺术如何被接受?“跨时空“表达及艺术坚守_上海画廊-水墨-当代艺术-_作品-表达-画面-画廊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李翔上海画廊个展及探讨会  6月2日下午,李翔作品探讨会在上海画廊举办。诸多文艺评论家看到正在展出的50余件作品均向其提出疑问,画面中的忧伤感从何而

李翔上海画廊个展及探讨会

  6月2日下午,李翔作品探讨会在上海画廊举办。诸多文艺评论家看到正在展出的50余件作品均向其提出疑问,画面中的忧伤感从何而来?

 

艺术家李翔

  李翔认为,艺术家应该是生活的感悟者,具有体验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超然敏感性,于是他将艺术比作生活的镜子,“记录下这个历史发生过的人和事。”上海画廊总经理陈省之与其初次见面,至今印象深刻的是“简单的画册和简陋的画室”,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李翔却打动了陈省之。

李翔作品

  “界域”系列是李翔艺术观念和表达形式走向成熟的标注,他在画面中营造形式感,并大胆尝试各类物质媒介手段的表达,通过对麻布、细沙等多种材料,找到了最恰当的表现语言,也因此解放了他对技法表达的理解。随后的“郊外”、“围栏”系列中,画面越发宁静、神秘、凝重,这也许是因为李翔“更多关注画面内在,表达心境”的结果。

  近几年,国际艺展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中国艺术家面孔,2017年李翔入选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提名展,而在看得文化2018年度艺术大展上,李翔的“郊外“系列,也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可赞许,其中数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收藏。

本次学术主持: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

  艺术地域越来越模糊的如今,传统题材作品又该如何在国际艺坛中,寻找中外观众均能接受的艺术表达?其实类似的“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边缘和中心”的冲突性问题,也一直被近30年所讨论。

  以李翔为例,他“郊外”系列场景中的“围栏”是工业文明遗存过程中的重要符号。其中有对传统文明,或对农耕文明的向往、回望,和对未来某种程度的惆怅,这之间是矛盾、痛苦的。

探讨会现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认为,当代艺术家必须在当下语境中,对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要有一种反刍和反思,并需具备相当的文化积累和思想情感,因为好的作品真正在于是不是能看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手、心与绘画图像之间的关联、接触非常重要,而李翔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沧桑感表达一种人文终极关怀的意识”。

  对于中西艺术如何界定,苏州美术馆馆长、美术评论家曹俊觉得:“中国画和西洋画是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中国画家能走向世界,更需要将两者结合。”而绘画本身并不仅是技巧问题,也与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有关。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 邵琦

  所以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邵琦看来,“绘画本身不是一个语言,不需要翻译。只要艺术家真诚地表达,每个人的视觉都会读懂”,他形容这为艺术的“跨时空”,任何真性情的艺术都可以跨越种族文化、甚至是时间。

  谈到如今当代艺术普遍的现象时,上海视觉学院教授、上海视觉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石墨表示,一些艺术家为了迎合而“一味模仿西方”。他建议,今后的当代艺术应具有中国文化精神自信,不管画面表达如何,“但要有辨识度”。

上海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汤哲明

  最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与当下生活有共通性的作品”,是上海文化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对于艺术的解读。而李翔画面中的寻常风景,唤起了上海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汤哲明的童年记忆,他觉得,李翔的创作是其自己内心真实的表达,“驻足家园,家在何方”总结了作品整体意思。而画面中的忧伤感,便是石墨老师所说的辨识度。现场,著名导演、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在首次看见李翔的作品,也被其“引诱和刺激受众想象空间”所吸引。

  李翔的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也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风景,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李晓峰将其评论为“现当代系统的创作”,“作品以实验性和独特性进行诠释,打破了城市惯性和套路的表达,这是当代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艺术与其他无关,只需要强调艺术的本身。”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远认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水墨“可能需要不断融合、跨界、交叉去思考”,但艺术家在应对时代变化时,要注意“艺术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让作品拥有“陌生感”,他觉得,“艺术家对历史了解后产生的陌生感,更是具有时代拓展性、前沿性的。”

 

艺术家李翔

  现场谈论的种种影响艺术的因素中,诸多文艺评论家均提到了艺术家的“坚守与坚持”,也许如邵琦所言,“艺术回到最基础,无论学术还是艺术都是最难的。”

  近几年,李翔将创作基点以生命的存在为起点,从人的生存环境出发,将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关系之追问,为创作目的的核心。他无意把自己定位为某种固定位置上的类型艺术家,而是将“成为一名艺术家和拥有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幸运的事。

上海画廊总经理陈省之

  主办方上海画廊也如李翔的坚守一样,不断”向大众普及艺术文化”,陈省之表示,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介绍优秀的作品,让更多沉默探索艺术的人走向大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翔,上海画廊,水墨,当代艺术李翔 上海画廊 水墨 当代艺术
下一篇:重返心灵纯净童真——六•一李光林艺术沙龙“净土之约”_李光林艺术空间-合影-作品欣赏-藏族-现场||上一篇:“佳诺墨韵”_——王世利中国画个展开幕_中国书画-_水墨-中青年-中国-美术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