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左崇年:小学生为啥感觉“生活没意思”?

编辑:Jina 来源:大众日报
 



漫画/ 李晓宜

“我现在压力很大,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难以置信,这句话竟出自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之口。昨日上午10时,沈阳儿童中心“校外教育大篷车”来到东陵区翠塔社区  


漫画/ 李晓宜

“我现在压力很大,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难以置信,这句话竟出自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之口。昨日上午10时,沈阳儿童中心“校外教育大篷车”来到东陵区翠塔社区,社区广场搭起了心理咨询台,许多大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些孩子也开始有类似的症状了,专家和孩子手拉手进行心理辅导。(3月30日《辽沈晚报》)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竟说出“感觉生活没意思”的惊人之语。一些心理专家认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早熟,二是压力大。而孩子早熟主要是受社会大环境、文化大环境影响。如“现在适合儿童的节目太少,孩子愿意模仿,影视剧看多了就容易早熟,现在的早恋已经由以往的青春期提前到小学四五年级”。专家们的分析自有一定道理,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但是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除了“两个大环境”影响外,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 不仅仅是“ 来自家长”,而是缘自我们应试教育上的偏差。“升学率”作为学校设法挖掘的“潜力”和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个巨大的学习压力是通过“ 大环境”向“小环境”施压的。唯分数论,使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人,除了学校的上课,平时就是这补课,那补课,教育成了一道公式,家长们按此“填空”,我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允许孩子有创造的教育,是听话的教育,是分数的教育。

孩子天真的个性被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统统被“锁定”,又如何打开“快乐思维”?

谁都明白,盖大楼需要钢筋水泥,同样也需要钉子木板,但时下应试教育似乎只需要钢筋水泥的“铁板一块”,其他都不需要了,这是危险可怕的。 人无压力不行,但压力过大,就会物极必反,“ 问题孩子” 就会越多。早恋、迷恋网络、厌学、畸形行为等现象不能不说与学习压力过大有关。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天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单调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追求分数,他们的个性被扼杀,他们的兴趣、意愿被打压,自感“ 生活没意思” ,这种“厌世情结”和“自闭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全社会深刻反思现有教育体制。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为啥,没意思,小学生,感觉,生活,左崇年为啥 没意思 小学生 感觉 生活 左崇年
下一篇:文洁若:萧乾的人格魅力(3)||上一篇:崔乐泉:东方体育文化之魂(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