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了,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由此带来的办公自动化革命,手工书写渐渐为电脑操作所代替,工作报告、各类文书,手写稿已甚为罕见。有的年轻朋友甚至把一向被看作私密性和情感性较强的情书,也代之以打印稿。更有甚者,有的连打印稿也不要了,一则短信、一个电话便替代了手书信件倾诉情感的老习惯。据说,因为写家信的人少了,二三十年前基层官兵围着通信员抢家信的现象已成了昨日景观。那些常年从事写作又不能及时“换笔”的作家,常常被讥讽为“落伍者”。
这一切,无疑是现代科技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快速”、“便捷”、“高效”,是人们对这个革命性变化的通常赞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有文字以来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但事情有利也有弊,由此而放弃了用笔写字,却也暗暗潜藏着另一种危机,那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把书法当作文化传统的国家,书写艺术正日渐式微。汉字书写所带来的快感和美感,终有一天会成为民族文化的往日追忆。这绝非夸张之谈,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电脑写字时间长了,往往提笔忘字。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将来的“白字先生”可能会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写好字的人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或许我们这个书法被称为“国粹”的大国,欣赏书法只有去艺术博物馆了。
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日前多家报纸披露,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书法艺术,正有被别国作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注的危险。今年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宣布,针对现在青年人写字越来越不规范的问题,我国将制定和推出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促使学生不仅会写汉字,还要懂得汉字的美观和规范。于此也有人质疑,称这是抱着传统不放。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提倡写好汉字与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并不矛盾,文字书写的电脑化是历史潮流,而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发扬同样重要。汉字书写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社会无论怎么变化,汉字的手书永远都是必需的一种书写形式,因为汉字的产生和演化过程,都是在动手和劳动过程中实现的。远离生活,或人人都不会用手写,那汉字岂不成了干瘪的符号。所以,提倡写好汉字,与用好现代手段是并行不悖的,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切能用手书的地方,尽量手书,尽量写好,不能将其遗弃和排斥。
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汉字书写自然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一“国粹”文化在我们手上流失了,那将是一个憾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字,随感,写好汉字 随感 写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