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宁:读懂经典,如同多活几千年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11月11日,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北师大曾宪梓楼为学生作了一场名为"现代人与古代经典阅读"的演讲。王宁教授针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的"小阳春"
11月11日,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北师大曾宪梓楼为学生作了一场名为"现代人与古代经典阅读"的演讲。王宁教授针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的"小阳春"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对当代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提出了建议与希望。

    一个缺乏经典的时代
谈论经典阅读,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是经典"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六经"。《庄子?天运》中:"六经,先王之陈迹也。"龚自珍在《古史钩沉》里也说:"六经者,周史之宗字也。"可见,"六经皆史"是中国的传统观念。经典就是我们祖先书写的关于他们自身的生活史和精神史。"六经皆史"说明了阅读经典应该将其作为古人的精神世界来还原。漫漫历史长河,只能通过文献来获得当代人的理解。"文献典籍是沟通今人与历史的桥梁"。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是孔子在向我们说明文献典籍的意义。 大家都说今天是一个"缺典"的时代,各种形式的"补典"层出不穷,国学在炒作中逐渐升温。但这不是国学的内热,国学是不可能热的。尽管国学也可以普及,可以传播,但它始终只是历史,只是今天的参照。因为,当代远比历史来得重要。所以,国学的传播是历史的传播,就应该是"信而有征"地传播,决不能靠炒作。这都需要我们审慎地加以区别对待。 一个读不懂经典的时代 经典普及自然是重要的,但经典决不是"通俗易懂"的。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们已经基本丧失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甚至学历史的同学都在读经典的白话译本;其二是我们丢失了理解古代文化的能力,批判历史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半个多世纪来的种种精神论争,使得我们逐渐淡化了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文言在口语中成为了历史,各种西方欧化语词成为了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这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原有词汇储备,推进了汉语的进步;另一方面传统语言的语感却正在丧失。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今天是"一个读不懂经典的时代"。 读懂经典,要从历史的时代背景去理解古人。例如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这不能片面地认为孔子是一个政治追求者。孔子在对弟子出路上,有着很全面的论述。他始终要求他的学生注重修身,等待时机,而如果时机始终没有来,那就宁可终守穷庐。在历史还原中阅读经典,是避免误读的唯一方式。 一个需要经典的时代 当代与历史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代沟",而弥合它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要读文言文,只有从原有文字中去找寻古人的真意,才有可能理解经典;二是要警惕下意识的批判心态,古人的文化,尤其先秦的文化未必不如今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章太炎先生一生都致力于革命与国学传播的结合,被鲁迅评价为"并世无二人"。他说:"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持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国家也是有灵魂的,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自立自信就是重要表现,这集中体现在"国学"上。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国学至少有三个特征:民族的、历史的和典籍的。在西学猛进的时代,章太炎率先提出"国学"的概念,提倡整理国粹。在他的理解中,国学中最重要的是" 小学"(文言)和"历史","而不能取之域外"。这是保障中国文化独立的重要条件。与章太炎所处的时代一样,今天的我们同样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世纪之交的变更,仿佛是历史的定律。人心浮躁、信仰缺失、价值迷茫,极为常见。这正说明了今天是"一个需要经典的时代"。 一个需要读懂经典的时代 经典的传播只有能够读懂经典的人才能胜任。历史要对今天具有借鉴意义,就需要能够读懂它的人对它进行辨析和甄别。并非一切历史都是优秀的。 举"孝"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政治制度上的,如"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等等,这些是无法继承的。第二层是应时的,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等等,这也是无法继承的。只有第三层是人本层面上的"孝",如" 父母 唯共疾之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等等,这些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古今如此,东西方皆然。因此,我们应该继承这样具有普遍性的传统,从古人言语中提炼出有益于当代的东西。这就需要读得懂经典。 读懂经典,就如同多活了几千年。但愿大家都能"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努力做一个读得懂经典的现代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几千年,读懂,经典,王宁几千年 读懂 经典 王宁
下一篇:专家热议:文化“软实力”需有优质文化产品||上一篇:文怀沙反对孩子背经书 不敢接受"国学大师"称号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