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中国学研究没有全球化

编辑:秋痕 来源:联合早报
 
在全球化的声浪中,中国学研究的全球化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中国问题专家是否共享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精神,还是同床异梦?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 在全球化的声浪中,中国学研究的全球化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中国问题专家是否共享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精神,还是同床异梦?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教授,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指出,尽管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已同世界连接在一起,在国际和区域问题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中国了解世界要比世界了解中国多得多”。
  沈大伟因此认为,外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任重道远,应成为“美国所称为的‘公共知识分子’”,突破自身的专业研究领域,让社会精英和公众也参与其中。
  “我们不能允许知识贫乏的观察人员或者那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人,在我们国家主导话语权和政府政策。”
  呼吁中国学学者尽全能教育民众和政府官员之际,沈大伟也感受到中国学研究没有真正的全球化。他说,有关研究集中于北美、西欧、北欧、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北亚和印度,但在东南亚(除了新加坡和越南),中国问题专家基本不存在。
  此外,几乎没什么人从事中国学研究的地方还包括中亚、西亚、海湾国家、中东(开罗例外)、南非之外的非洲、中欧、拉丁美洲和中美洲。
  近日到阿根廷、巴西和智利考察让沈大伟大吃一惊,他说:“当中国官员与他们的拉丁同行会晤时,中方必须为双方提供翻译!像巴西、阿根廷和秘鲁这样重要的大国,怎么可以没有中国问题专家呢?”
  沈大伟也注意到,即使有相关研究的地方,它们的能力也参差不齐,甚至在减少预算、缩小研究领域,既不替换即将退休的教授,也没设立新职位。他认为,没正视中国学研究的地方需在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否则的话,未来他们与中国打交道时会缺乏准备”。
  超过300名来中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出席了为期两天的论坛,就中国发展道路、宏观经济形势、社会保障制度和对外开放战略等15个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论坛还举行圆桌会议,议题分别为“中国改革发展30年的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和“中国学方法论研究”。
    林毅夫重申比较优势深化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资深副行长林毅夫也配合论坛的开幕发表文章,重申根据比较优势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呼吁当局完善金融机构,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并参考发达国家的通行政策,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消除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价格扭曲和行政性垄断;保障经费投入和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及鼓励成功的企业和优势群体发挥社会责任。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乔治,华盛顿,国学,全球化,大学教授,研究乔治 华盛顿 国学 全球化 大学教授 研究
下一篇:冯其庸:文化这部大书,怎么也读不完||上一篇:专家呼吁国内舞台艺术应尽快完善主演轮换制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