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白烨:文坛乱象丛生,文学批评的声音太弱了

编辑:秋痕 来源:网络
 
因从2003年起开始做《中国文情报告》(年度报告)的项目,多年追踪当代文学的现状与走向,又因为置身于近年文坛发生的相关论争,切身体会到文坛的演变与纷繁,就文学的持续"泛化",文坛的 因从2003年起开始做《中国文情报告》(年度报告)的项目,多年追踪当代文学的现状与走向,又因为置身于近年文坛发生的相关论争,切身体会到文坛的演变与纷繁,就文学的持续"泛化",文坛的深刻变动,印象比较突出,感受分外强烈,因之从宏观角度产生了一些有关文坛现状的看法与想法。现将这些提纲性的意见发表如下,以给有关方面了解情况提供参酌。 
    文坛现状的三大问题 
    从我们几年来的《中国文情报告》以点带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文学在其稳步发展之中,一方面取得了不小的实绩,一方面又显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整体来看,出现的这些问题,数量不少,大小不等,也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的甚至不局限于文学本身,而与文学所处于的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从宏观的角度看,文学或文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不适应"。
    其一,观念不适应发展变化。
    面对当代文坛的剧烈而深刻的变动,人们有一个观察与认识的过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如这个过程过于缓慢的话,就会出现观念滞后的问题,并因观念滞后看不清形势,摸不准问题,不适应现状。
    这种情形在多个方面都普遍存在。比如主流文坛的年长一些的文学从业者,普遍带有浓重的"80年代情结"(或"新时期文学情结")。由于坚守这样一种"过去时"的文学观念,90年代之后与新世纪以来的产生的一些文学现象,就基本上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而在90年代之后的"市场化"、"网络化"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文学新人们,只注重文学的个人表达,以及某些现实性功利,既在把握和运用文学时,表现出明显的偏狭,又对事实上存在的主流文坛或传统文学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两种绝然不同的文学观念,经常发生小的牴龉乃至大的冲撞,都是不难想见的。在文学批评方面,较为常见的是一些人面对活跃异常的文学创作,都以80年代文学为坐标,总是以不变的文学观念来应万变,使得有关当下文坛"混乱不堪","创作下滑"等似是而非的责怨不绝于耳。而对于那些生发于并寄身于如"网络"等媒介形式的新的文学现象,他们不是根本不屑一顾,就是压根一无所知。
    观念滞后更为明显的,还是一些身居行业领导之位的管理者。我们有一些管理者,对于文学艺术基本上是外行,而又带有浓重的在过去的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思想文化观念。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误以为文坛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全然没有看到在这些行业领域之中,还有不少不在体制之内的从业人员,而且人数在增多,力量在壮大,且他们熟悉市场,是文化产业队伍中既有经验和又有实力的重要构成。因为胸中无数,导致了与现状隔膜,尤其是不可能与那些体制之外的文化、文学力量进行必要的沟通与对话,也就谈不上对他们施以有效和积极的影响,使所谓的管理实际上处于半落空状态。
    其二,体制不适应当下现状。
    当下的文学现状与传统形态的文学表现出种种不同,以及整体文坛越来越丰繁,越来越纷乱,寻根究底,是文学/文化的生产体制与机制发生了变异,而且这种变异之巨大、之剧烈,实属前所未有。
    我们现在的文学体制,主要由专门化的文联、作协组织和国家化的文学制度等基本构成。从1949年延续而来的文联、作协的组织系统,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了一个统一性又半官方的文学系统,这种状态也可描述为作家组织的专门化,各类作家的体制化。这种以统一的体制主导文学和统摄文学的情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文学体制方面,先是出现了一些民间形态的文学社团,后又出现了更多的游离于文联、作协系统的文学写作者与文学从业者,他们借助于文化市场的形成和文学空间的扩大,得以存身和发展,这事实上使文学体制开始打破单一性和统一性,走向了多样化和多元性。而我们过去的文学生产机制,是以职业作家创作作品,文学期刊社和文学出版社发表作品,文艺和文化领域的领导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批评影响和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宏观的把握与掌控。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过程带有相当色彩的计划性特征。这种文学生产,由于商品经济的确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期刊社和出版社在面向市场之中开始拥有了更多和高大的自主权,他们把他们的关注的重心和工作的中心,渐渐地由主要面向文学转而主要面向市场,由主要面对作家转而主要面对读者,使得整个文学生产也以注重效益、注重读者由"计划性"向"市场性"大步过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远比看得见的文学的组织管理更充分也更有效地在文学生产中过程中发挥着影响与调节的作用。
    其三,批评不适应创作现状。
    过去,我们常常是在评论作家作品,促进文学创作的意义上去认识文学批评的作用与意义的。其实,文学批评的功用要比这大得多,重要得多。现在,就对应于主流文坛的文学创作而言,文学批评因为缺少宏观考察和倾向追踪,已越来越显现出缺欠和薄弱来。而如"80后写作"这样影响甚大的文学现象,因并不在主流文坛的视野以内,也基本上游弋在文学批评之外;而大量在网上发布和流传的文学作品,更是没有文学批评的足迹予以光顾,实际上处于"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一种完全的自在、自发和自流状态,这势必造成这些新的文学文化现象的芜杂、低俗,以及在低水平层次的徘徊不前,反过来又对文学文化环境构成一定的消极的和负面的影响。可以说,当下文坛的许多"乱象",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按理说,创作愈是活跃,作品愈是繁杂,越是需要文学批评的跟进,听到文学批评的声音,但现在却是相反,文学批评在这些方面,步子明显滞后,声音相当微弱。其实,正常的文学批评,不只针对创作发言,通过批评品评作家作品,它也可能针对出版者、经营者,通过批评影响文学出版和市场经营;它还可能针对读者受众,通过批评以专门化的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理念,引导读者的文学阅读。在"市场化"规则愈来愈盛并逐步取代"行政化"管理的文化领域,好的文学批评也应是组织领导和行政管理必予借重和通常运用的最好手段。事实证明,采用过于行政化的手段,往往事倍功半,效果有限,
    因而,加强和改进文学批评,为势所必须,事所必然。这种加强与改进,需要文化文学的领导方面重视批评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加强批评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提升批评队伍的应对能力,引领批评的主要导向,还有批评自身也需要强化战斗力,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以及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大众化媒体与阵地,使批评从学院走向大众,从提高走向普及。目下,切实注意发现和培养文学批评新人,已是当务之急。现在的文学批评界,以出生于50年代和60年代的批评者居多,70年代人已是凤毛麟角,而出生于80年代的基本没有。如果文学新人中多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少有从事理论批评的,文学批评的队伍势必后继乏人,青黄不接。这样的一个危险,已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面对挑战的两点建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之后,作为整体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的文艺、文化领域,自然要为这一总目标的切实实现承担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更加明确了这样一个重大任务,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事实上,文艺、文化工作所特有的表现力、穿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它在"建设和谐社会"一方面具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它可以通过高扬民族精神和富于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鼓舞和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来;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也要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贴近人民之中,努力反映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和生动范例。而要很好地完成这样一个双重任务,文艺界和文化界则需要切实加强自身的精神建构和道德建设,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精神作为立身之根和工作之本,以文艺界、文化界自身的团结和谐,以文艺、文化工作者的"德艺双馨",去创造文艺、文化作品的"真、善、美",进而营造整个社会的"真、善、美"。在这里,"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就成了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界、文化界"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既是客体性的,又是主体性的;既是建设性的,也是战斗性的。
    与这样的一个目标任务相比,当下的文学或文坛尚有极大的距离。现在的文坛,环境芜杂,板块分裂,问题很多,关系不畅,自身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这些内在的问题不加以解决,就很难谈论为"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因而在现在并未切实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侈谈文学、文艺和文化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和空洞的口号,实实在在的做法是,先认清文学、文化领域的问题所在,尤其是严重存在的"不协调"因素和"不和谐"现象,先把这些内部问题诊断出来,梳理清楚,并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那些较宏观又较紧迫的主要矛盾和重要问题,以疏通关系,沟通联系,变分离为接近,变紧张为舒缓,进而走向自身的"和谐"。
    在我看来,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至少需要在影响较大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调整,以理顺各种关系,造成良好氛围。
    其一,不同的观念需要并存和互竞。
    现在的文坛纷争不断,烽火连连,有时一个讨论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争议,争议又不可逆转地变成了口水战,常常使许多有意义的论战半途而终,不欢而散,又使置身其中的人们身心受累。其实,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不光是现在的人们长了脾气,增了戾气,多了火气,更重要的是观念分野了,观点分歧了。这种观念的分野与分歧,涉及到的又是两个层面,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文学看法上,相互之间的有了明显区别,有的差异还愈来愈大;还有一个层面是持有不同观点和观念的人们在争论问题时,普遍缺少一种观念上的多元和胸怀上的雅量。
    具体来说,置身于文坛的人们,都会具有自己的文学观念,并面对现状不断调整自己。彼此相同或相近,相左或相对,都是极其正常的。有时讨论中的理性沟通,争论中的良性碰撞,会使争论双方相互启迪,彼此提高。但现在常有的情形是,出现了问题还形成了争论之后,争论的当事者都缺少一种文学场域的多元观和辩论场上的宽容性,总以为自己绝对正确,甚至终极了真理,认为对方只有谬误,而且必欲打入下风,甚至置于死地,缺乏一种多元共生观念和互竞互补精神。事实上,许多不同的文学观念,反映了不同的文学侧面,这些观念的互补与总和,才能构成文学看法的系统和全面,促动文学观念的整合和文学事业的新变。
    其二,不同的板块需要共生和互动。
    现在的文坛,在主流文学之外,出现了"80后写作"等非专业和民间化的学生写手和青春写手;在传统文学之外,出现了网络文学、博客写作、短信小说等新媒体文学。因为主流文学在体制之内,"80后写作"等学生写手在体制外;传统文学板块主要以中老年文学从业者为主体,网络文学和短信小说主要以年轻文学爱好者为受众,实际上当下的文坛,又形成了体制内的主流文学与体制外的学生作者写作相互间隔、互不搭界,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体的传统文学与以青少年人群为主的新媒体文学彼此分流,互不来往的基本情形。
    这种不同群体的彼此分离、不同板块的相互分割,背后实际上潜藏着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代际的分野、观念的分化和价值观的分歧。可以说,坐不到一起,是因为看不到一起;看不到一起,是因为说不到一起,说不到一起,是因为想不到一起。应该说,在面临巨大而剧烈的社会转型和时代更变时,以上的现象与问题难以避免,既不足怪,也不可怕,但现在的问题是,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分化、分裂的现状本身,我们并没有给以必要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因而也不可能有沟通的努力与适当的应对之策。这种状况如长此以往,显然会使隔膜和隔阂愈加严重和深化。因之,真实地、客观地、全面地和深刻地认识文学文化领域的这一现状,是当下最为重要和最为迫切的症结所在。
    当前的文艺与文化状况,可以说活跃与繁杂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这样的一个现状,是与从社会到经济到文化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娱乐化""信息化"等大的背景、大的环境密切相连的。应该说,这种新的现实,不仅超出了原有的预想,而且大大超出了我们已有的经验,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存在。因此,怎样全面而客观地认清变化着的并且还在变化中的现状,解决显现出来诸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改进并推进文艺、文化的发展,是置身于其中的文学的从业者,真正需要连起心来,携起手来,共同思考和认真对待的紧要课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学批评,文坛,丛生,太弱,声音,白烨文学批评 文坛 丛生 太弱 声音 白烨
下一篇:文化传统热,不能只热了情绪||上一篇:鲁迅的国学观(上)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