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公布2021年度UCCA大展计划_沃霍尔-UCCA-曹斐-卡特兰--作品-美术馆-展览

编辑:张天宇 来源:雅昌
 
9月25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布2021年度UCCA大展预告,将为曹斐、安迪-沃霍尔、莫瑞吉奥-卡

9月25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布2021年度UCCA大展预告,将为曹斐、安迪-沃霍尔、莫瑞吉奥-卡特兰举办个展。其中,卡特兰那根著名的香蕉将在北京展出。

截至目前,从UCCA官网发出的信息获悉,2021年将在北京揭幕4场大展,沙丘馆举办1场。另外,UCCA上海新空间也即将落成。

QMSC4NX3TuqDxbtDxbuefRWhAibuar77eOr6C3Z9.png

杰夫·奥本海默,《商人》,2019-2020,工作室内雕塑模型,53.4 x 48 x 48 cm。

展览:杰夫·奥本海默:逆向度的人

时间:2021年

地点:  北京UCCA中展厅、新展厅

二十多年来,艺术家杰夫·奥本海默采用雕塑、视频、素描和摄影等媒介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还对个体关系与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关联展开了剖析。作为杰夫·奥本海默于中国的首次个展,“逆向度的人”将展出艺术家受UCCA委托创作的最新作品。以墙壁、地毯、原料和批量生产的产品构成的沉浸式空间语境重点呈现艺术家的三件雕塑作品:商人、旗手和观察者。雕塑作品及其所处的环境展现了现代社会经济人们对符号、形象和角色的愈发关注,突出展现艺术家如何以身体作为媒介对当代状况的表述,以及视觉艺术在本质上如何将无可抑制、不可言喻的情感与经验呈现在世人面前。随本次展览同时推出由艺术家与大卫·乔达诺共同设计,作为本次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物,其中包括由艺术史学家大卫·盖斯、剧作家赵川和UCCA馆长田霏宇撰写的文章。

关于艺术家:杰夫·奥本海默是芝加哥大学视觉艺术部门的副教授,现生活工作于芝加哥。他于马里兰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奥本海默的创作媒介多样,涉及雕塑、大型装置和摄影等,其创作往往聚焦于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讨论,图像和物体对政治和社会构架的吸收及反馈,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创造体系。奥本海默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机构展出,其中包括PS1现代艺术博物馆、巴尔的摩现代美术馆、芝加哥现代艺术中心、圣达菲SITE、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阿斯本美术馆、第四届雅典双年展和布鲁塞尔CAB 艺术中心。关于其作品的评论文章见于各大媒体平台,包括Art in America、《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和《纽约客》。

jm2FHdxvtgoxGb5S69wkYOhqPb5EIby8ynSxumWt.png

曹斐,《新星》,2019,单频录像,109分钟。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s提供。

展览:曹斐个展

时间:2021.3.12 - 2021.6.6

地点:北京UCCA大展厅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代表,曹斐擅长运用多媒体——电影、影像、虚拟现实及装置,对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境况做出超现实的刻画。本次展览作为国内首次聚焦艺术家的中期回顾性个展,将呈现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尝试将其实践置于所对应的中国各时期社会背景当中,从而形成对照关系。展览将囊括《失调257》(1999)、《三元里》(2003)、《角色》(2004)、《谁的乌托邦》(2006)、《人民城寨》(2007-2012)、《霾》(2013)和《LaTown》(2014)等经典作品,并将在国内首次呈现其新近作品《亚洲一号》(2018)以及最新项目《红霞》(2019-2020)。一直以来,艺术家的关注聚焦于流行文化、科技发展、城市变革以及虚拟现实等等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张力,在反映现实与制造幻想之间自由游走。尤其在艺术家近期的项目当中,通过长期的历史与跨学科调研工作,将过去与当下社会中的个体性置于历史转变之中,并在其中充斥着对个人、社会及历史不明时区的想象。

关于艺术家:曹斐,1978年生于中国广州,现于北京工作及生活。她的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双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及17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第50、52及56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展出于蛇形画廊、泰特美术馆、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东京宫等,并曾在蓬皮杜艺术中心,MoMA PS1举办个展。曹斐曾获得2010年度Hugo Boss艺术奖提名,并于2006和2016年分别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及“最佳艺术家”奖项。

RxTRLAa3hGwgarF3pU0555H8JMzo5PKI1x9hSRMw.png

安迪·沃霍尔,《自画像》,1978,亚麻布面丙烯及丝网,101.6 x 101.6 cm。图片由安迪·沃霍尔美术馆提供,建馆藏品。致谢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收藏编号:1998.1.807

展览:安迪·沃霍尔

时间:2021.7.3 - 2021.10.10

地点:北京UCCA大展厅

作为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在中国的首次全景式呈现,展览汇集了由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与UCCA 从前者众多藏品中共同精心挑选的近300 件代表作品。展览在对艺术家生活和艺术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性地将艺术家经典架上作品与电影和摄影作品相结合,以五个章节展开,通过非线性叙事深入聚焦安迪·沃霍尔众多早期作品、档案资料和历史照片,完整再现了青年沃霍尔在匹兹堡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是除沃霍尔美术馆之外,首次以此方式呈现的安迪·沃霍尔个展。同时,展览亦囊括了艺术家各历史时期创作的系列经典作品,例如20 世纪50 年代初,艺术家到纽约进行的商业跨界尝试;60 年代的标志性绘画,以及艺术家对80 年代纽约街头文化的适时回应;在探索沃霍尔绘画创作实践之外,展览还将呈现作为沃霍尔绘画创作基础的摄影作品,以及艺术家汲取早期生活灵感,晚期创作的更具实验性及精神性的抽象系列作品。

展览由沃霍尔美术馆首席策展人何塞·卡洛斯·迪亚兹(Jose Carlos Diaz)及馆长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共同策划。展览将先后在UCCA 北京及UCCA 上海新空间呈现。

关于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本名安德鲁·沃霍拉,1928年8月6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工薪家庭。1945至1949年,就读于卡内基理工学院(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在纽约以商业插画家的身份开始其艺术生涯。从20世纪40年代至1987年去世,沃霍尔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和企业家。他是画家、雕塑家、插画家、摄影师,并在整个艺术生涯中不断对诸如出版、电影、音乐制作、电视、时尚和戏剧等新兴媒介的艺术表达展开探索。

oE7LZLPpEvr28XXu7PvYlm0xkss9X6J6S5v6pRiV.png

莫瑞吉奥·卡特兰,《喜剧演员》,2019,香蕉、胶带。摄影:泽诺·佐蒂。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莫瑞吉奥·卡特兰

时间:2021.11.20 - 2022.2.20

地点:北京UCCA大展厅

20 及21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意大利国宝级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将引领观众开启探寻艺术家卡特兰心灵和创造力的探索之旅。凭借其发人深省、戏谑有趣、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艺术创作,卡特兰深入挖掘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揭示了人类自身生存受制的恐惧与情绪体验。从1989 年创作的小幅摄影作品《家庭词典》(Lessico familiare)开始,卡特兰通过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自画像式作品,带领观众踏上充满想象力的历史之旅,在这段旅程中,艺术家将近乎神秘的人物如肯尼迪、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甚至希特勒等人物转化为普通、有时甚至是可悲的人物。展览充满趣味性且令人震撼,通过30 余件艺术大师的作品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现了卡特兰融合灵感与表达,模糊艺术与广告和媒体界限的艺术实践。展览由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ami)策划。

关于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1960年生,意大利帕多瓦市)是当代艺术界最受欢迎也最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自由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其作品透着对艺术和机构的戏谑。他以充满趣味和挑衅的方式将材质、物品和举动置于具有挑战性的场域之中,激发人们对其进行评论和参与。自80年代末开始积极创作,199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Aperto专题展,将自己的展览空间卖给了一家广告公司。卡特兰凭借一尊被陨石击中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蜡像,即作品《第九小时》(La Nona Ora)首次获得国际关注,该作品最初于1999年在巴塞尔美术馆展出。自2010年以来,卡特兰永久安置在米兰阿法里广场的公共艺术介入作品《L.O.V.E.》引发了居民对原本被遗忘的广场的重新利用。同年,卡特兰与摄影师皮耶尔保罗•费拉里共同创办了半年刊图片出版物《厕纸》(TOILETPAPER)。2011年,他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两千只填充鸽子装置作品引发了人们的激烈讨论。同年,卡特兰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个展,将所有作品悬挂于天花板上。展览结束后,卡特兰宣布暂时退休。2016年9月,卡特兰再次回归,以18K金复制铸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马桶,将其命名为《美国》,卡特兰用这件作品取代了古根海姆博物馆洗手间的马桶,并对公众开放了一年。之后,他应邀在巴黎钱币博物馆举办其最重要的作品展,即“不怕爱”回顾展。2018年,他为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策划了群展“艺术家此在”,以此展览质疑现代艺术最神圣的原则:艺术的原创性、意图和表达。2019年底,卡特兰在牛津郡布伦海姆宫举办了由其主要作品组成的个展。开幕当晚,作品《美国》被不明身份的窃贼偷走。2019年12月,卡特兰在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上首次展出了他的新作《喜剧演员》,用胶带将一根香蕉贴在画廊展台的墙上,以此激发全球观众对艺术本质和价值的辩论和探讨。作品《喜剧演员》已捐赠给古根海姆博物馆,并成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收藏。

9MzzwVwMe7KbXTxUz16jnJm6rHWFzo8K2UPsoMot.png

丹尼尔·阿尔轩,《侵蚀蔷薇石英制成的断臂维纳斯像》(局部),2019 。

展览:丹尼尔·阿尔轩

时间:2021.7.10 - 2021.10.10

地点:UCCA沙丘美术馆

作为UCCA沙丘美术馆迎来的第一个艺术家个展,丹尼尔·阿尔轩将结合UCCA沙丘美术馆消隐于沙丘下的独特空间环境,呈现其源于对历史和遗迹的持续关注而创作的一系列最新作品。阿尔轩重新回顾了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像,以真迹原作模型为模,创作出标志性的“侵蚀水晶”风格新作品。创作过程中,阿尔轩获得了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史无前例的支持,得以接触到如巴黎卢浮宫、梵蒂冈博物馆等欧洲最重要博物馆馆藏的雕塑大师原作的模型。阿尔轩的艺术创作过程在激发观者对过去艺术作品的发掘,修改和保存的历史传统进行反思的同时,还邀请观者以未来考古学家的视角,将作品视为不为人知的未来遗迹,进而对其进行重新发现,重构想象。一如阿尔轩的众多作品,本次展览也通过对时空的压缩,在美术馆内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可能空间。而在本次展览开始之前,阿尔轩全新的大型户外公共艺术作品《侵蚀断臂维纳斯铜像》已于2020年7月10日落成于UCCA沙丘美术馆所在的阿那亚社区海滨。

关于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1980 年生于克利夫兰,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阿尔轩的美学根植于他的“虚构考古”概念。通过雕塑、素描、建筑和影像等创作媒介,以其称为“未来考古学”作品创造一种临界情境。这些令人难忘又饶有趣味的场景,兼有浪漫主义和波普艺术的气质。阿尔轩的作品曾在全美各重要机构,如MoMA PS1、纽约新美术馆、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

(展览图文资料来自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官网)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尤伦斯,沃霍尔,UCCA,曹斐,卡特兰,,作品,美术馆,展览尤伦斯 沃霍尔 UCCA 曹斐 卡特兰 作品 美术馆 展览
下一篇:小透明~的不定期_|_美育纳入中考?周末再加一门课咯~_美育--体育-家长-教育司||上一篇:上海浦东图书馆牵手金桥碧云美术馆_设立艺术分馆_艺术分馆--当代艺术-文献-图书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