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元节不说鬼,我们来谈谈生与死_鬼画--父亲-艺术家-作品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每逢中元节,走在路边就能隐约闻到烧纸钱的味道,又是一个家家户户都要追思故人的日子。中元节的追思在民间

每逢中元节,走在路边就能隐约闻到烧纸钱的味道,又是一个家家户户都要追思故人的日子。

U3xPsFusV1BYNPDZ7NqIf27bEyZ0VI4WwBV0KSWW.jpg

中元节的追思

在民间流传中,七月十五是地府开门放鬼魂、让这些先人们回家探望的日子。当深爱的人离开,他们是否也会以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仍然给我们陪伴?

28k1aUBbtuQbnY9Vz8vikOpAgswq59HZx3QNxITs.jpg

南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鬼神的传说俯拾皆是,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流传至今的南宋名画《骷髅幻戏图》至今仍有人对它进行各种解读。

如果说古代“鬼画”是出于对鬼神传说的敬畏,那么当代“鬼画”的背后,更多是艺术家对于终极问题--生与死的思考。

陈敬忠

鬼就是一种纯粹的人的隐喻

陈敬忠的多组雕塑以人与鬼界故事为切入点,用真人大小的立体形象刻划鬼界众生。其中,作品《出游》取自长卷古画《中山出游图》,大型作品《入梦》取自传统文学故事。

陈敬忠 组雕《出游》中钟馗的形象

木雕世家出身的陈敬忠,儿时经常看着父亲雕刻钟馗与小鬼这样的传统题材,耳濡目染下对常人恐惧的鬼倒生出几分“好玩”的心里。在学校学习时,对传统艺术很是痴迷,毕业后看到宋代龚开《中山出游图》特别惊奇:人与鬼、生与死,富贵与贫穷、与其阶级等极、并列前行。“在这画面里我们看不见我们从哪来我们到哪去,同时思考我是谁!”

陈敬忠 《入梦》局部

在陈敬忠的作品里,鬼就是人,而艺术就是思考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鬼的形象选择没有种族性,更具有一种纯粹的人的隐喻,艺术语言更为单纯。”作品《入梦》被视为陈敬忠四十岁的人生折射:“几十年的吃、住、行生活工作中我体会了亲情、友情、爱情,宗教、艺术、财富对生命的影响,也感受了权力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也认知了生命的终极关怀。”

陆平原

只在乎鬼魂携带的故事是否精彩

2016年,擅长写鬼故事的陆平原在英国曼彻斯特实施了一次抓鬼行动。网传一家老牌酒吧里有鬼魂出现,并有监控录像流出。传说17世纪英国著名保王派将领詹姆斯•斯坦利在上断头台前最后一次出现在这家酒吧里,这个鬼魂就是他。“当我在网上发现这个“鬼魂”录像的时候,觉得他像艺术一样有魅力,我也希望他能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受人瞻仰。”陆平原根据酒吧环境特意设计了一套咒语,选择在拍摄到鬼魂的地方施咒,用了半天时间将“鬼魂”抓到了一个玻璃罐子中,并在展览中进行了展示。

“老人与镰刀”酒馆的监控录影拍到鬼魂的片段

陆平原个人项目:“詹姆斯·斯坦利:第七世德比伯爵”,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CFCCA)

父亲是个医务工作人员,随着年龄增长,一直追求理性和科学的父亲对民间医术从原本的不屑变得开始敬畏,这使得陆平原思考。他将父亲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行了记录和再创造,从2011年开始撰写艺术界的奇幻故事。在陆平原的故事世界里人都是不会死的,或者说,死亡在他们人生中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之后‘故事’仍在发展。

陆平原工作室的一角

陆平原的鬼故事在展览现场展出

写了这么多鬼故事,鬼魂真的存在吗?陆平原并不执着于传说的真实性,而更在乎的是鬼魂所携带的故事是否精彩,他背后的故事是否具有“美感”。哪怕这种“美感”是残酷的。在陆平原看来,“鬼魂”的存在方式不同于我们通常对物体的想象,有大小、体积等物理概念,它无法被衡量和证明。正因为如此,这成为他可以产生创作的缘由:“我认为鬼魂和艺术一样是无形的事物,有着它无形的价值。”

黄炳

《过奈何桥》以投胎比喻移民

香港艺术家黄炳在他2015年的作品《过奈何桥》中,借用了“奈何桥”的民间传说,描绘了一个不甘被生到世上的人和他试图重新进入母亲肚里的旅程。因为没有饮下孟婆汤,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一次次的投胎。

《过奈何桥》2015,  双频道动画 8分00秒

黄炳在澳大利亚念完多媒体设计后回到香港做动画和平面插图,近年进入到跨媒介创作领域。他大量使用鲜艳色彩、几何形状和矮小又胖乎乎的可爱卡通人物,短片的风格和颜色富于变幻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鬼魅气氛。他把长期以来对社会的观察融入作品之中,所使用的视觉语言既骇人听闻又令人忍俊不禁。

《过奈何桥》截图

就《过奈何桥》来说,黄炳其实是以投胎比喻移民。主人公以为逃到对岸会比较幸福,结果就是在跑来跑去自以为做了什么的过程中,再度走到奈何桥的桥头。无论是短片里的游魂,还是现实中的都市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未知的将来,有着相似的迷茫和无奈。黄炳深刻地展示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为他的创作带来更大及更广泛的共鸣。

何汶玦

骷髅头代表的死并不是结束

2015年,艺术家何汶玦对“骷髅”这一古老恐怖的元素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发现:他搜集了全世界各大洲及各色人种已出土的、从类人猿到人的所有重要头骨资料,最终选择了36个可考证的类猿人头骨和1个现代人头骨作为模型,使用青铜和黄金打造37个头骨,名为《永恒》。37是人类正常的体温,代表人类的生命的延续。

何汶玦《永恒》,青铜、24K黄金,2007-2014

除了单纯的骷髅之外,何汶玦还让骷髅与鲜花并置。在陶瓷作品《涅槃》系列中,那象征死亡的白骨骷髅眼里缓缓开出花朵,生命的轮回喜悦和死亡的肃穆感相互冲击。白骨带给人丝丝缕缕的疼痛感,却因为花朵的盛放而沉静下来。

《涅槃No.1》作者:何汶玦

《涅槃No.2》作者:何汶玦

何汶玦《美丽人生》,陶瓷上釉,2013-2015

骷髅这个元素一般都会让人联想到死亡。何汶玦不惜花费重金打造的骷髅场景颠覆了人们日常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数人无权选择生死,无论多大的强权都只是有可能加速死亡。万事万物的死亡都是必然,没有死亡就不会有永恒。”鲜花和骷髅,他在作品中反复标记着生和死的存在,看似一对矛盾体,却又象征着一种平衡,生生不息。

严培明

用死亡题材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生命与死亡是严培明画笔下最常见的命题。他的作品以巨幅黑白肖像为主,诡秘怪异、阴暗却充满力量。在现实的死亡不知何时到来之前,严培明已经不止一次以自画像的方式,在画布上虚拟自己的“死亡”。甚至他把自己直接幻化为死亡的终点:一把骷髅。

《自画像》  2007

严培明作品

2003年,父亲的去世带给严培明一个暗示--你就是死亡名单中的下一个。“当父亲还活着,你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因为父亲在前面;而父亲一死,你就会对自己说,我就是下一个。”在日内瓦,严培明看到墓地就在公园里,孩子就在里面游戏。这样的景象让他对生死有很多种想法:“‘好想活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压倒对死亡的恐惧。人到了50多岁,一半时间都已经跑掉了,想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我常觉得,一条命不够。”

《梯子和骷髅》,布面油画,直径200cm, 2014

严培明为父亲完成了两幅肖像:《艺术家父亲的葬礼》和《艺术家父亲在太平间》,声名大噪。在严培明看来,自己对死亡题材的表达式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他用绘画这种语言来探究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终极命题:“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已经走在死亡的路上了,你一定要面对,逃不掉。没有东西是不死的,每一样东西都有死亡的时间...我一定会死,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死亡的一种幻想,想象当中的一种死亡。”

GdLqfCK1lkYPLSqkFFIn1lO2TfFSXyeirKPdsrMe.jpg

《骷髅幻戏图》。骷髅的后面就是正在哺乳的孩子,新的生命正在孕育。从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生是虚幻的,死也是虚幻的。

【后记】

艺术家对死亡有着特别的敏感,而画作最能表达人的情感,我们不妨通过艺术大师的临终之作来追溯、感受艺术家内心最后的那份悸动,希望借此以“死”启迪生。

相关链接:这些西方艺术大师的临终画作,你都了解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元节,鬼画,,父亲,艺术家,作品中元节 鬼画 父亲 艺术家 作品
下一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最新进展公布__助力文博业走向智慧化信息化_数字化-文博行业-高书生--中华-博物馆-数字化||上一篇:好展|9月的博物馆_哪些展览值得一看?_展览--博物馆-可读性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