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青年艺术家:何汶玦
重要艺术活动
《何汶玦同名个展——“何汶玦”》于2019年12月8日在艺·凯旋画廊。此次展览由高远策展,将呈现艺术家近十年来的油画和装置作品,其中囊括了“看电影”系列、“日常影像”系列、“金钱观”系列等40余件作品,展现了何汶玦近些年来对艺术的探索和观念的突破。
何汶玦1970年生于中国湖南,1989年就读于深圳大学,2006年在吉林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他的艺术生涯里,日常的真实一直是其灵感来源和艺术追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他创作了“水”系列作品,出色表现了水无常的形态以及人在水中无法自控的失重感,影射人类身处社会不受控的命运,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而这次展出的“看电影”系列在延续先前“水”系列的表现力的基础上摄取了电影的影像片段以探讨图像、记忆、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艺术家的母亲曾经是湖南当地电影公司的美术指导,所以何汶玦从小就陪伴并帮助母亲绘制电影海报,在这个系列里,艺术家把这种经过绘画转译的电影图像融入了个人的观影经验,聚合了客观和主观的双重经验,在动态切分的过程中形成了超越人类知觉的影像语言。而《日常影像》系列则是从虚拟的视觉图像世界转向了真实世界,讲述了仿影像的绘画在经过了刮除之后,又经历新生的故事。从电影影像向现实影像的过渡,使何汶玦的绘画扩展到更广大的范围,所借取的图像资源也从电影本身走向了整个社会领域,实现了真正的将“日常”艺术化的实践。而其运用刮擦绘画表面的方式,也使图像的细节被剥离,展示并重塑了日常影像经过绘画重塑后的本质。
作为一名艺术家,何汶玦从未停止过寻求媒介和观念的突破,在2015年前后,他开始向雕塑和装置领域扩展。在尝试了大量陶瓷媒介之后,何汶玦又将其艺术媒介转换成更珍稀的材料——各种玉制品打磨成的现成品艺术。本次展览将展出的“江湖”、“金钱观”、“十二生肖”等系列作品,是在艺术家融合现实经验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玉石这种中国人偏爱的媒材审视和回味了传统价值观在当下生活的转化,蕴含了艺术家对当代中国人追逐名利、信仰金钱而同时又被这种状态所绑架束缚的观察和思考。
何汶玦一直在探索现实和艺术的交集边界,不断扩大艺术语言发展的可能和观念的深度。在他多年来的风格跃迁的线索中,我们能够发现的,是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不停变化的思考,也是对如何使日常经验变得更艺术的思考。这次展览中的绘画和装置,就如同基督教圣餐礼中被视为耶稣基督的血和肉的葡萄酒和圣饼,经由艺术家之手,以及艺术体制的重塑,变成了绝妙的当代艺术作品。
艺术家简介
何汶玦,197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深圳大学现代艺术学士(1989-1992)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油画高研班(1994-1997),吉林艺术学院绘画硕士(2003-2006)。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学会会员。何汶玦的艺术与当下时代风潮紧密结合,却弥漫着一股个性的特征,让人隐约从中感受到一种动荡蓬勃的人生态度。和海洋幽深底处一样,他的画面中也有着强烈的模糊性,一种出离现实的舒展和轻灵,巧妙地传递了一种不可预期但却可以掌控的静默的空间感。他的创作以一种艺术贴近世俗生活的姿态,却总能将我们从所能看见和认可到的世界,引领到了一个掩藏的不可预知的广袤空间。
展览作品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雕塑, 和田玉青玉、金䦅, 303x200x125mm
十二生肖·龙(系列:无系列作品), 2006 雕塑, 玉, 410x230x240mm
日常影像 - 北海(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3 绘画, 布面油画, 800x1000mm
太阳照常升起 No.2(系列:无系列作品), 2009 绘画, 布面油画, 2000x4500mm
中国心·小目标 直径3.5cm 厚7mm 和田玉青玉、翡翠 2019
万众一心 翡翠金䦅 :长12.5cm 宽8 cm 高4.5cm
鼠 41x25x24cm 20435g
恶之花 高54cm 宽22cm 4件 清代匣钵、陶瓷 2019
七情六欲 Desires 瓷 Porcelian 50*50*8cm X7 2015
关键字: 内容标签:AAC,何汶玦,aac艺术中国,,艺术家,作品,影像AAC 何汶玦 aac艺术中国 艺术家 作品 影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