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讲座现场
6月5日,“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向社会启动征稿后,受到美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加深青年作者对选题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特别策划了系列若干场专题辅导讲座。
6月24日下午,在中华艺术宫的首场讲座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培成分别以案例的形式,分别带来了《主题创作中历史意识、时代精神的独创性艺术表达》和《谈谈主题画创作》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首场讲座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以历史上的诸多艺术作品为例,提出主题创作是“为人生的艺术”的观点。他认为,主题创作不是艺术家的个体行为,每个人都应把真切的人生感受融入作品,这也意味着对艺术家的挑战和格局观更大。
他引用黑格尔的观点:“创作的推动方可以完全是外来的,唯一重要的要求是艺术家应该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他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认为主题创作并不会限制真正的艺术家自由。
徐锦江表示,对艺术家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创作中的历史意识和时代精神,处理好历史共识与创作自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时代内涵与灵感激发、时代精神与圆满外化等多重关系,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呈现为艺术家的独创性表达。
他希望,作为青年美术创作者,能从他们的创作中看到和上一代艺术家不一样的地方,从青年美术创作中发现新艺术的萌芽。
第二场讲座现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培成
第二场讲座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培成以《五卅运动》、《火药的故事》、《涿鹿大战》、《开垦崇明》、《心灵的舞蹈》等作品为案例进行分析,这些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与上海的重大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
张培成在讲座中结合了自己的个人创作经历,用大量的作品实例来阐述宏大叙事与细腻笔墨的融合问题。他建议青年创作者要善用多用素描本,把日常的灵感闪现记录下来。“通过你的想法和观念,记录下瞬间的所见所感。创作时,在你的画面中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就能创作出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表达。
张培成认为绘画是一种表达,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尊重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表达。这样的艺术才会是完整的,丰富多彩的。“五卅运动”这个题材其实以前也有很多人都画过,但我有我的想法在里面。可以看到我的作品中,人物造型并不是很写实,而是变形的。其实,重要的是你作品的基调。”
(部分图文来源于中华艺术宫)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张培成,徐锦江,主题性创作,,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自己的张培成 徐锦江 主题性创作 上海市 社会科学院 自己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