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颠覆历史:美女王昭君抱的琵琶什么样?(1)

编辑:秋痕 来源:百灵网
 
有一位现代画家看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咏怀古迹》中咏王昭君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 有一位现代画家看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咏怀古迹》中咏王昭君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后画了一幅《昭君出塞图》,画中的王昭君骑在马上,怀里抱着一个现代式样的曲颈琵琶,许多人看了之后都说好。不知这个"好"指的是什么?倘若是指那面琵琶画得好,那可就又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一个误区了—— 

    先讲一个小笑话: 

    有父子二人,因穿着打扮发生争执,父亲老用"想当年"作比,儿子没好气地说:"想当年!想当年!想当年秦始皇穿过’佐丹奴’吗?康熙皇帝用过手机吗?"把乃父弄得哭笑不得。 

    儿子的话虽然不无狡辩的色彩,但童言无忌,至少还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不同时代才有的人和物是不能扯在一起的,把曲颈琵琶"画"在了王昭君的怀中,是否也犯有同样的"生拉硬扯"的毛病呢?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享有赫赫的名声,有一位西方文化学专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荷马现象"。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一个小女子王昭君,可能至死也没有想到,她竟会成为一个"名人"。 

    因为在官修的正史中,她实在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资治通鉴·汉记二十一》中有这样一段话:"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马单),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竟宁元年是公元前33年,"良家子"者犹今言"良家女子",这是一段十分"中性"的记载,记载中的王昭君之嫁给呼韩邪单于纯是出于政治上"和亲"的目的,并没有什么缠绵绯恻的爱情"作料",这个故事到了后来就被附会成一个又一个的离奇故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琵琶,颠覆,王昭君,美女,历史琵琶 颠覆 王昭君 美女 历史
下一篇:薄命佳人:王昭君究竟幸福不幸福?(2)||上一篇:颠覆历史:美女王昭君抱的琵琶什么样?(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