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皇上为什么"教唆"陆贽受贿(2)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晚报
 
幸好陆贽是个非常严谨的人,“本畏慎,未尝通宾客”,“小心精洁,未尝有过”,拿今天的话说,是个廉政的模范干部。欧阳修《新唐书·陆贽传》载他年轻时,曾经到寿州去拜见当地的刺史张镒 幸好陆贽是个非常严谨的人,“本畏慎,未尝通宾客”,“小心精洁,未尝有过”,拿今天的话说,是个廉政的模范干部。欧阳修《新唐书·陆贽传》载他年轻时,曾经到寿州去拜见当地的刺史张镒,这位刺史是很孚重望的大人物,和陆贽谈了三天三夜以后,对这位年轻人的学识见解、治国抱负钦服之至,就要求和陆贽成为一对忘年朋友。分手时,张镒送给他一笔巨款,说是:“请为母夫人一日费。”陆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刺史当然坚持要他收下。最后,陆贽只好让步:“敢不承公之赐!”只是要了一串茶叶,可见他是多么严格要求自己的了。 

    听到李适这样开导他的话以后,陆贽如果聪明的话,你可以不去做,但也不必表态。但他本着“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遑他恤乎”的信条,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李适:“监临受贿,盈尽有刑,至于士吏之微,尚当严禁,矧居风化之首,反可通行。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已与交私,何能中绝其意,是以涓流不绝,谿壑成灾矣!”他不怕龙颜大怒,敢给皇帝亮红灯,实在是令人敬佩的。 

    民间谚语也说过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每个贪污的罪犯,最初总是从点滴开始,若是你收下人家的鞭子皮靴,下一步则是黄灿灿的金子和明晃晃的宝玉钻石了。 

    德宗被他驳得哑口无言。没过多久,这样一位好搜刮的皇帝,觉得清廉的陆贽实在碍手碍脚,加之不肯同流合污,又有小人之辈裴延龄屡进谗言,最后,陆贽被贬出朝廷,外放了。等到德宗驾崩,他的儿子顺宗即位,想起陆贽,要将他召回。诏未至,一代名相已辞世了。千百年后,重读陆贽这番拒贿的铿锵之言,仍旧觉得掷地有声。因为,他不但敢向皇帝抗诉,体现了他的抵制邪风、刚直不阿的一身正气,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防微杜渐的拒贿理论,一辈子身体力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英名,而那些贪官污吏则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历史是一面镜子,即使在今天,陆贽这种抵制腐败的勇气和点滴不沾的拒贿精神,不也是当今为官者应有的品格吗?李国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受贿,教唆,皇上受贿 教唆 皇上
下一篇:溥仪爱看群狗与公牛打架 "追牛闹剧"险出人命||上一篇:都江堰岁修致四川总督降级 "宫保鸡丁"原是纪念他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