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生活中妒忌这事也是存在的。清人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4讲到一个穷家女子嫁到一富户,丈夫在外作狎邪之游并纳了一个娼妓为妾,女子告到公婆处,公婆却对她说:“汝小家女,眼孔浅耳。而夫大家子,东眠西宿,自是常事,岂如田舍儿止一妇哉!”有钱人家不会只有一个老婆,是当时一种观念,女子告状是得不到长辈的支持的。但另一方面,妒忌也是公开存在的:著名文士毛奇龄因为纳妾,他妻子就到处宣扬他的隐私,说他哪怕只是写几句小诗,也要找一大堆书来参考。毛奇龄擅长考证,每写一文或作一诗,资料“罗列满前,考核精细”。他妻子对外说,你们以为他很有学问,他写几句小诗还要考证半天。毛也没法子,只好自我解嘲说:“每动一次笔就展卷读一回书,才会典故纯熟嘛。”(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5,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8页。毛奇龄是与袁枚等人齐名的才子,据说能一心五用,一边给学生们讲课,一边与妒妻拌嘴,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算账,同时还能回答学生们的提问,交错进行,一丝不乱。其与妒妻的斗嘴故事,民间多有流传,与西方人讲的苏格拉底家有妒妻的故事,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妒忌也有致死人命的事件。《右台仙馆笔记》卷3载,穷家女子阿保,被卖给某姓为妾,而正妻性妒,阿保常常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也只能暗自饮泣。一日,正妻趁丈夫外出,把女子赶回了养母处。阿保给丈夫写信说明情况,也得不到回复,养母又逼她改嫁他人,最后阿保只好服药自杀了。正妻不能反对丈夫纳妾,就折磨做妾的人,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最夸张的故事是康熙时太傅明珠的故事:明珠权重一时,但因为与其妻和舍里氏曾共患难,感情很好。和舍里氏最恨他与女人接近,甚至与哪个丫環接近也不行。一天,明珠偶然对妻子提到,某个丫環的眼睛很好看,第二天一早,夫人就叫人捧了个盒子到明珠面前,盒子里装的就是那丫環的眼珠。传说这丫環的父亲恨和舍里氏入骨,某日乘明珠外出,夫人一人在家的时候,用刀刺死了夫人,传为奴杀宰相妻的故事(清)昭梿:《啸亭续录》卷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19页。。
雍正时期,甚至有因为妻子妒忌而使丈夫丢了官的事情。钱塘人汪师韩为皇子的老师,赐居圆明园旁,离家很近。但汪管不住老婆,老婆性妒,把他的妾赶出了家门。有人把这事告到了皇上那里,结果汪被罢了官。此人倒真是很有学问,写过不少的著作,其中《辍学》一书,当时人评价就很高。但因家有妒妇这么一件事而丢了皇子老师这样的美差,而且从此未再被任用,被人认为是“士大夫生平之大不幸”。(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2,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72页。妒忌是女子的失德,而中国人讲究“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一个男人连家也管不好,被人们认为是没能力的表现,但汪师韩因此丢了官不说,从此未再起用,也算是够倒霉的了。
摘自:《细说清人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潘洪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河东狮吼,苏东坡,称妒女河东狮吼 苏东坡 称妒女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苏东坡称妒女为"河东狮吼"(1)||上一篇:揭溥仪与胡适的奇特往来:曾至少三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