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长尾“怪物蜘蛛”复原图。南古所 制图
一亿年前缅甸琥珀中现神秘“长尾蜘蛛” 填补蜘蛛

缅甸琥珀中怪物蜘蛛(Chimerarachne yingi)的生态复原。南古所 制图

图为长尾“怪物蜘蛛”复原图。南古所 制图
一亿年前缅甸琥珀中现神秘“长尾蜘蛛” 填补蜘蛛演化史空白
中新网南京2月6日电 (杨颜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和黄迪颖分别领衔的两个国际科研团队,通过研究保存于1亿年前缅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应氏奇美拉蛛,证实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长长的尾巴,填补了蜘蛛起源的关键环节。
相关成果于2月6日以背靠背两篇论文的形式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Ecology&Evolution)。
王博告诉记者,蜘蛛的祖先曾经如蝎子般,拥有细长的尾巴,对外界具有感知作用。随着繁衍,蜘蛛的尾巴逐渐退化。蜘蛛身体上的丝腺和触肢,取代了尾巴的功能。
“由于早期蜘蛛化石极其稀少,学界对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知之甚少。过去发现的类似化石,保存并不完好,特别是纺器结构不清楚,无法确定标本是否属于蜘蛛。因此,蜘蛛的长尾何时开始存在,如何进化成为学界的难题。”王博称。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应氏奇美拉蛛标本来自于1亿年前白垩纪,长度均接近3毫米。琥珀内非常完好地保存了蜘蛛的尾部,为研究古老蜘蛛的起源打开了突破口。
王博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等技术,对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应氏奇美拉蛛像一只长了尾巴的蜘蛛。该化石呈现了蜘蛛基干类群的关键特征,为了解蜘蛛的外形、纺器和触肢器的进化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黄迪颖团队则认为,该化石不仅可以通过肢体结构判断为蜘蛛目,最特别的它是具有一条细长的尾须,超过身体的1.5倍长,具有70多节,每一节都有一圈细长的刚毛。
关于本次发现的“怪物蜘蛛”的起源,黄迪颖认为,其祖先可以追溯至在美国纽约的泥盆纪(距今约3.59-4.19亿年)地层中发现的碎片化石“Attercopus”,因为它们都具有蜘蛛特有的螯肢构造及长长的尾须。
在本次的研究中,两个独立研究团队通过不同侧面的研究,互相应证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但对于该化石的具体归属类目,还有待进一步研讨。(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缅甸,琥珀,一亿,蜘蛛,年前,神秘缅甸 琥珀 一亿 蜘蛛 年前 神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