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共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其中张夺村南1号墓地42座,张夺村南2号墓地51座。出土器物有布币、铜带钩、铜铃、陶鼎、陶坊、陶罐、陶壶、陶钵、陶碗等260余件(枚)。
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一般呈斗形,竖穴土坑墓较少。葬式以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曲肢葬为主。随葬器物较少,个别墓葬出土有陶鼎、壶、豆、盘等。西汉时期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砖椁墓两种。葬具基本沿用战国时期方式,但逐渐有了新的变化,如用生土台或四周用单砖垒砌,其上封盖木板来代替木椁。随葬器物也较战国时期丰富,生土台的墓葬,其随葬器物以陶罐为主,间有陶钵、陶壶等器物出土,多放置在墓主头前。砖砌墓葬的随葬器物基本组合为陶鼎、陶壶、陶盒、陶罐,个别墓葬内增加有陶俑、陶盆等器物。
考古队在内丘张夺村发掘出如此众多的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在邢台区域尚属首次,且在邢台地区初次发现秦人活动迹象。这为研究战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线索,也为探索邢台地区周边民俗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此次发掘将为邢台地区战国至汉代墓葬分期起到一定的标尺作用。(河北省文物局 邢台文管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河北省,南水北调,又有,重大突破,考古,工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