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记者在蒲江县西来镇小五面山的敦厚社区,看到了其中一处古代炼铁炉遗址。遗址处于地面以上,被树木杂草所遮掩,尚未清理。炼铁炉残存遗址高约1.2米,炉壁为砖砌成,厚约33厘米,地面泥土里残留有大量铁矿渣。
据了解,在附近的高桥社区,文管所还发现一个古代炼铁炉的底座,虽然炉壁部分已经被开荒种地的人挖掉了,但残余的底座结成了铁渣饼,具有明显的炼铁炉特征。
据蒲江县文管所考古专家龙腾介绍,蒲江县此前曾发现多处炼铁炉遗址,从秦代到清代的都有,不但分布密集,而且延续时间很长。龙腾表示,蒲江自秦汉以来就是四川炼铁基地。根据《汉书》的记载,战国时期,秦国灭掉六国后,赵国的冶铁商卓氏被迫迁往蜀郡临邛(今邛崃和蒲江地区),因此带来了冶铁工艺。龙腾介绍说:“当时卓氏的冶铁产品远销云南,甚至东南亚一带。”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富可敌国,依赖的正是在临邛地区规模庞大的冶铁产业。
至于这两座新发现的炼铁炉是否为“卓氏钢铁集团”产业的猜测,龙腾笑着说:“现在还不能确认它们的具体年代。但临邛地区的炼铁业始于卓文君的先辈,倒是有史可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炼铁炉,成都,古代,家族,发现,产业,卓文君,蒲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