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现场

出土的玉手镯和玉带钩。吴东林 摄
11月12日,会同县黄茅乡在开挖新建卫生院住院楼地基时,发现一大型古墓。后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玉手镯、玉带钩、名贵木佛珠、发辫等系列文物,经文物专家辩认,该墓为清朝晚期一男子官墓,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据悉,该墓保存完整,长5.5~6米,宽4.6~4.8米,高2.8~3米,周围用麻石分内、外两圈镶嵌,其下葬土层共6层,其中4层为每层约2公分的炭末、1层为用筛子筛过的约1米厚的保温防虫防潮砂,代表了当时达官贵人身后下葬方法和所用技术,系中国南方传统的土葬形式。该墓发掘后,棺木完好,为檀香木木质,且碑文字体漂亮,记载清晰、完整,饰有富含寓意的图案花纹,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艺术品位,民俗风情浓厚。
据碑文记载,墓室主人为江西省南昌府(现南昌市)人,死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即至今106年,官至奉政大夫。从“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六品以上。清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的词典解释来看,为正五品官员。据专家推测,该墓主人为官后在洪江一带经商,后死于洪江并葬于会同县黄茅乡境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佛珠,晚清,湖南,出土,会同,名贵,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