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蓬莱发掘出仨汉墓画像石 可能属王公贵族墓葬

编辑:Jina 来源:胶东在线
 
13日,山东省蓬莱市八仙渡景区从蓬莱市潮水镇泊子村收藏3块汉墓画像石,该画像石为玄武岩青石,上刻典型的汉行兽图及花边饰纹。另一块长2.1米,宽0.5米,厚0.2米,石材颜色较浅,上刻羊面和鱼形等吉祥图案。从采集的墓砖来看,基本上是一个侧边为菱形纹饰,一个侧边为光面;一个顶边为图饰,另一个顶边为光面。图饰有鱼和螃蟹。还有大部分墓砖的顶边刻有“长安乐”三个篆字。 

  据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最近对蓬莱市潮水镇泊子村古墓群进行的一次实地调查,泊子村西北400米处有一墓冢,高6米,底周长40米,南北各有一个洞口通墓室。墓室呈圆形,直径3米,穹窿顶高4米,砌砖全被拆掉,地面尚存数十块残整不等的刻有纹饰的墓砖。村南250米处也有一墓冢,高4米,底周长20米。墓冢顶部有一去年冬天盗掘的洞穴,洞口呈长方形,长0.8米,宽0.6米,洞下为圆形,直径约1米,洞深约9米。盗掘的遗留物为粗沙土和鹅卵石以及碎陶片和疑是丝织物的残片等。 

  据当地的老人讲,这里的墓冢在建国后从地面能见到的还有十多座,大都在1958年后的整地改土中夷为平地。在一些地头边角、井台渠边、石包旧墙上,古墓残砖随处可见。有的村民在院子里挖机井时,挖出一些铜质供器。说明这里的古墓群要比村庄形成的时间早。 

  据专家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古墓墙砖顶边上的鱼、蟹图饰,是与大海有联系的。从去年冬季村南墓冢的盗洞中掘出的卵石、砂粒等填充物看,古代这里离海边一定不远,说明当时的海平面要高于今天。“潮水”和“泊子”两个村的村名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村北墓冢的汉画像石不知何时被一村民搬回家中砌在草垛底下。为了搬运方便,3块画像石被断成了7块。其中两块长1.9米,宽0.45米,厚0.12米,从画像石的材质来看,不是就地采集的石料。从画像构图来看,线条十分流畅,生动而传神。综合墓室的现场分析,一般的平民百姓享受不了这种规格,这只能是一座王公贵族的墓葬。 

  如果这里的墓主属于王公贵族,那么,他们的具体身份该怎样确定呢?这就不能不和这一带的古遗址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离这里最近的一座古城遗址就是费县。对于费县地名,不同版本的蓬莱地方志有不同的记述。清道光版《蓬莱县志》载,“牟平城:府城东南九十里,汉县,属东莱郡。武帝封齐孝王子渫为牟平侯,国于此。北齐天保七年移县治马岭山。”民国版《蓬莱县志》载:“牟平城:汉置东莱郡。武帝时,封齐孝子渫为牟平侯,国于此。在城东南乡金莱山费县村,为魏以前之牟平故城,北齐天保七年,移马鞍山,唐废。”光绪版《登州府志》载:“牟平城,在城东南六十里,北齐天保七年,移牟平县,治于黄县东北马岭山南即此,今其地名废县。”民国时期袁世和编撰的《蓬莱县地理志》载:“马山:古名马岭山,在葛家洼村南,海拔二二七尺,其南有北齐牟平故城址(天保七年移此,唐麟德二年迁于今牟平),一云即费县(废县),但费县在金果山南,非马岭山(金果山左侧的山岭当地人称为马儿山),未知孰是,尚续考证。” 

  从以上不难看出,费县这一古地名的上面,一直笼罩着一层迷雾。在这里,一些史志的记载和人们的口碑资料,都很难还原的它的真实面目。因为它的历史实在过于久远,一些地方志的编修,都在它存在之后的一千几百年,怎么能说得清楚呢?至于口碑资料,世代流传,更容易变形和走样。而最有说明力的,当属地下发掘来的实物资料,它是历史最为真实的记录和见证。因此,如果能够针对泊子村古墓群进行一次考古性发掘,可能会得到一些重要的发现。费县古城的由来可能会从这里找到一些答案,一些方志记载中的误讹和口碑资料中的偏差或可在这里得到纠正。

关键字: 内容标签:蓬莱,汉墓,墓葬,王公,发掘,贵族,画像石
下一篇:“柳体”一绝 神策军碑||上一篇:几件日本收藏的中国古代重要书迹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