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墓挖掘现场 东方早报记者 龚非 图
杨村接连发现古墓出了名
位于南京江宁谷里街道的杨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村子,因绕越公路在此施工,不久前曾发现“甜瓜子”古墓,以及近日发现的这座南朝大墓而出了名。连日来各家媒体蜂拥而至,给僻静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热闹。听说古墓出土了“宝物”,附近的村民们结伴赶来想看个究竟,然而,考古队早有准备,在古墓挖掘现场,公安人员围起了警戒线,几名保卫者轮流日夜看守。
昨天大清早,记者再次来到杨村。南京博物馆考古队负责该项目考古的陈大海对记者说,他带领的这10多名的考古队员已经在此苦干了一个多月,“我们6点种就开工了,目前正在清理甬道,已经发现了随葬品,过一会儿清理干净,让你们进去拍照。”记者们被挡在了界外。陈大海告诉记者,因每天遇一场大雨,清理工作十分缓慢。再者,由于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古墓里随雨水带进的泥土深达近1米厚,清理起来必须特别注意,不小心就会损坏文物。就在陈大海说话间,墓道里传来惊喜,“泥土里露出一个青瓷器,很完整。”
完整带盖青瓷大罐很难得
记者立即随陈大海走下泥泞的山坡,来到墓门口,只见墓口已经清理完毕,记者走进墓道,在灯光下看见墓室里青砖砌筑十分整齐,墓后壁和左右墓壁上共有五个直楞假窗,其中右壁假窗上有一佛龛,能清晰地看见一件青瓷灯碗。在离墓门几十厘米处,一个青瓷大罐已经从泥土中显露出来。考古人员都很高兴,终于有了收获,这一个多月没白忙。“这件青瓷大罐高约40厘米,器型造型完美,圆唇,圆肩,鼓腹,下腹向里斜收,外底微凹。肩上附有六系,顶盖上方有四方型纽,压两条装饰纹线。罐身表面釉色完整无损,难得的是一般出土的带盖器皿,顶盖大多破损,而此件顶盖非常完好。”
这时,考古人员又清理出一件青瓷盘口壶,“你们看,这件盘口壶,高约35厘米,釉色也保存完整,盘口外撇,圆唇长颈,器型挺拔。另外,颈部还饰有两道凸弦线,肩部饰有四系。”考古人员介绍说,这批青瓷器可能是特制的随葬品。接着从墓里又出土了一件青瓷盘和3件陶俑,其中一件为男俑,高25厘米,头戴文冠帽,大耳,五官清晰,身着长袍,双手拢于胸前,做拱手站立状。另外两件陶俑,高16厘米,分左右各一放置在甬道里。同时,昨天在甬道里还出土了一批陶器:有一件残缺的陶马,一件陶盘和一件陶灶,很完整。另外还有一件残缺的陶灯,这些都是随葬的明器。
关键字: 内容标签:随葬,南朝,南京,出土,古墓,难测,主人,身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