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苏州发现唐代砖窑遗址 比明朝御窑早六百年

编辑:汀滢 来源:中国新闻网
 

苏州考古专家近日在该市城北的相城区黄埭镇发掘出了十三个墓葬,其中有三个汉墓、一个宋墓,其余墓葬跨越元明清各代,并同时发现类似唐代砖窑的遗址。

  据介绍,苏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黄埭镇高坟墩取土现场发现了两处红土,经初步判断,这两处不同于周边黄土的红土为唐朝人烧窑留下的“纪念”,是烧窑时的高温让窑旁的黄土变成了红色。由此推断,此处类似唐代砖窑的遗址要比明朝永乐年间受封的御窑还要早六百年。

  御窑金砖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文物”。该金砖用阳澄湖澄泥制坯成砖,做工考究,烧制有方,技艺独特,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相城陆慕烧砖历史悠久,在宋朝时已很有规模,明朝永乐皇帝赐封陆慕砖窑为“御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所铺设的就是此御窑金砖。

  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张照根说,明朝永乐年间受封的苏州御窑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而唐朝结束的年份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如果黄埭高坟墩真是唐代的砖窑,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御窑金砖的历史很有价值。据《吴县志》记载,唐朝时期苏州城乡居民建筑普遍使用砖瓦。张照根认为,黄埭高坟墩的砖窑恰恰印证了这一记载。 



关键字: 内容标签:砖窑,明朝,苏州,唐代,遗址,发现,六百年,御窑早
下一篇:南京南朝古墓出土大批随葬品 墓主人身份难测(2)||上一篇:凤凰台商代遗址惨遭施工破坏 惊现瓦罐、尸骨(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