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十里洋场”的繁华背后,一群中国本土建筑营造商_建造-月刊-本土

编辑:王璐 来源:澎湃新闻
 
近代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年“十里洋场”的繁华绮丽,为上海镀上了永恒的传奇之光。然而,摩登上

近代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年“十里洋场”的繁华绮丽,为上海镀上了永恒的传奇之光。然而,摩登上海背后的建造者究竟是谁?今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科学院(The Academy Palace)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建造史学术会议(6ICCH)上,瑞士联邦洛桑理工(EPFL)教授科朗坦·菲韦(Corentin Fivet)携瑞士联邦理工研究生、联合国物质遗产国际古迹遗-英国成员(ICOMOS-UK)叶静贤,向在座的西方建筑学者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

BymUsJzLArYdhWlqq42cALBzGO6YW0bwNY3q0zJI.jpg

老上海著名营造商中的传奇人物杜彦耿

走在时代前沿的中国建筑营造商

在名为“19-20世纪西方的技术转移”的专题会议上,叶静贤向西方学者介绍了1845-1945年的100年间,西方的建造技术是如何通过中国本土的营造商在上海落地和发展的。

过去,针对上海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为著名的建筑物和建筑师身上,营造商和建筑技术工并不受到以智识为主的学术体系的关注。据叶静贤介绍,实际上,在建设摩登上海的历史进程中,本土的营造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于本土的建筑师,本土营造家的参与度更高。

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30多座十层以上的高楼均由本土营造商承建,一些从外国引进的建造技术可由本土营造商独立完成。他们与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一起承担着城市建筑现代性的转变。从最开始的被动吸收西方技术和知识,到主动进行技术改良和研发,他们努力摆脱对西方建筑材料的依赖,甚至建立了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系统。

叶静贤介绍说,1930年之前,全国的钢窗均由国外进口;直到建筑营造商汤景贤开办本土第一所钢窗厂,中国才开始逐渐摆脱进口。20世纪30年代初,汤景贤等一批营造家创办了正基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培养营造人才;课程也非常西化,设置了大量的英文和数学课程,以及设计和土木工程的课程。

“当时,第一代建筑营造家所思考的问题和处理方式已经非常先锋和国际化了。”叶静贤说。例如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著名地标之一的国际饭店就是由本地的馥记营造厂承建,被认为是远东地区最先进的现代建筑——它是中国第一幢在建造时采用了风应力计算的高层钢结构建筑;1928年才获得专利的Union Baustahl 52型钢,1930年就引进作为国际饭店的建造材料以解决上海土地松软不适应高层建筑的问题,这一应用当属国际领先;此外,国际饭店的系统设备也非常先进,包括供汽车使用的电梯和自动防火装置等。

另一个例子则是1933老场坊,即原来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设计工作由工部局的外籍人员承担,采用了英国和法国的卫生标准,无梁楼盖的应用在当时的亚洲处于先例,这样复杂的建造则是由余洪记营造厂完成的。

7VeI6LwHxN15v4dxSY6635EcYqtgL9DRH4p3Gg2U.jpg

《建筑月刊》第一期封面(上海图书馆提供)

一代传奇建筑营造商——杜彦耿

根据上海地方志的统计,老上海著名的营造商至少有近60位,杜彦耿、汤景贤、杨斯盛等人均榜上有名。其中,杜彦耿更是一代传奇人物。

杜彦耿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营造世家,精通营造技术,年纪轻轻就承建了上海当时的高楼大厦。1930年,上海营造协会成立,杜彦耿正是发起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创办了当时颇为著名的建筑学术杂志《建筑月刊》,从1932年11月创刊到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总共出了49期,与梁思成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月刊》齐名。

19世纪末,上海逐渐开始步入到现代化进程之中,居住在本土的人们也面临了种种冲击:现代化工业的引进带来了新型的建造体系,大跨、高层、钢结构等出现在上海建筑的构造中;摩登生活触发了对新型建筑的大量需求,高层办公楼、影剧院、体育建筑等一座座出现在都市的图景中。技术上,上海的软土条件并不利于西方的石构或者混凝土建筑,这不仅是对本土工匠体系,也是对当时外国建筑专业人员的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杜彦耿带领《建筑月刊》编辑团队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材料,鼓励年轻人进行本土的技术革新;同时,《建筑月刊》也刊登了大量对西方最新项目的报道,为当时建设摩登城市和大范围的国家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提供了响应;国际著名的结构师林同炎曾在《建筑月刊》上开设了结构专栏,贡献了十余篇当时很先进的结构计算方法;此外,《建筑月刊》还刊登了大量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重要建筑的建造照片和图纸,对于研究近代建造活动的西方学者来说,这些史料是一项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学术资源。《建筑月刊》全部49期的主要文章目录在本次会议上已翻译成英文供国际学者参考。

除了《建筑月刊》,杜彦耿还有一项重要的历史功绩,即编撰了中国第一本双语建筑辞典《英华·华英合解建筑辞典》,它于1936年由上海营造协会出版。会议上,叶静贤向在座的学者展示了这本辞典的实物,促使这本辞典第一次在西方专业学术文献中确有记录。经过上海图书馆确认,此本属于珍本馆藏,也仅存一本。

VFv6vEEJqDlPLnMQdQhkHLG6IFODS9jplOD3Hbzr.jpg

​国际建造史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nstruction History)自2003年开始,由国际建造史联合协会IFCH(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nstruction History)发起举办,每三年一届。2018年的国际建造史学术会议(6ICCH)移师比利时布鲁塞尔科学院,由比利时国内的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eit Antwerpen)、鲁汶大学(KU Leuven)、新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布鲁塞尔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联合承办。从2015年申请到2018年举办,共历时4年时间。

本届大会于2018年7月举办,超过200位全世界专业人士参加大会,共举行了170场学术演讲。


关键字: 内容标签:建造,月刊,本土,建筑,建造 月刊 本土 建筑
下一篇:布列松原作展冲印魅力,新晋界艺术空间呈现经典影像_亚当斯-经典-冲印||上一篇:李新梅评《“百事”一代》︱俄罗斯社会现实的讽刺力作_文学-巴比伦-苏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