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记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半载人生见证千年杭城_文物-考古-博物馆-遗址-工作

编辑:江静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从南宋御街沿河坊街而行,脚步随人潮流向隐在吴山中的杭州博物馆。在这古今繁华的交汇处,有个人,花费半载

从南宋御街沿河坊街而行,脚步随人潮流向隐在吴山中的杭州博物馆。在这古今繁华的交汇处,有个人,花费半载人生,见证了千年杭城。

考古是一线工作,要和土地贴得越近越好。”馆长杜正贤,从事杭州文博工作32年。1986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他怀揣恩师苏秉奇、宿白等大家的教诲与人生的理想,走上了杭州文博的工作岗位。那时,年轻的他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不想错过古都的一砖一瓦。

历史也期待着今人的停驻。1990年,杜正贤从半山地区的一块被看作“废地”的砖瓦厂中,挖掘出目前杭州最大的战国墓葬。在出土的众多历史文物中,犹如“穿越”的水晶杯成为全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国宝之一。

“公元前为何有如此剔透的水晶”“当时的工艺水平为何如此高超”……如今,水晶杯已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静候世人解开这些美丽的谜。

不唯书,不唯古,只为实。田野考古的20余年里,杜正贤主持参加40多项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在他担任领队的考古项目,杭州先后发掘的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遗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南宋御街遗址,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办发的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他也成为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考古领队。

2005年,杜正贤调任杭州市文保所所长。从“地下工作者”变成“地上工作者”,他主持完成了杭州孔庙复建,还率领团队跋山涉水地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杭州最基层梳理出一万多处文物建筑。

如果说,此前的工作更像独自与岁月对酌,自2015年担任杭州博物馆馆长以来,杜正贤开始感受“众乐乐”的享受。随着近年传统文化升温,博物馆节假日人最多,杜正贤也最忙。但他因忙碌而幸福:“十几年前,杭博年均人流量不过数万,如今已经突破百万。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兴盛。”旧馆新造、展陈更新、科技运用、展览与杭州文化的国内外交流……2017年,杭州博物馆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杭州市属国家一级博物馆零的突破。

凭借专业基础,杜正贤也不断尝试考古的文化价值最大化方式。“考古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知识’还需以情感动人。”他推崇公众考古,先后编纂出版《杭州的考古》《杭州老虎洞窰址瓷器精选》等书籍,用故事讲述杭州、与大众分享一线考古发现。

当工作与生活紧密相连,杜正贤将文博视为一生热爱:“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信,是让自己与国家紧密相连。我为我是考古者、文保人,也是博物馆中的文化传播者而自豪!”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物馆,遗址,工作,博物馆,文物,考古,博物馆 遗址 工作 博物馆 文物 考古
下一篇:来自“高原的激情”_魏耘油画艺术展在榕启幕_“高原的激情”-魏耘-展览-南和-艺术||上一篇:方寸间彰显钱塘文化__第二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篆刻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_大赛-活动-杭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