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兆忠说“‘子恺漫画’缘何后继乏人”_李兆忠-子恺-名不副实-审美-推倒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子恺漫画”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风靡中国已将近一个世纪。令人伤感的是:长命百岁的“子恺漫画”如今门

“子恺漫画”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风靡中国已将近一个世纪。令人伤感的是:长命百岁的“子恺漫画”如今门庭冷落,后继乏人……“子恺漫画”缘何后继乏人?这个问题,若是单从画内求解,恐难得要领。因为“子恺漫画”技巧并不复杂,寥寥数笔,直截了当,没有出奇的笔法,没有奇特的构图,没有复杂的造型。因此必须从画外求答案。丰子恺是艺术通才,文学、音乐、绘画样样擅长,比较起来,以文学为最。丰子恺的自述显示,他的绘画天才属于平常,学画的经历也不值得夸耀……看似简单的“子恺漫画”,背后有博大精深的铺垫。回过头来看一看当今的中国画界,这样的画外功,这样的艺术人格,这样的赤子之心,乃至这样的“迂腐”,有几人具备?如果没有,也就不必期待“子恺漫画”后继有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兆忠在“澎湃新闻”撰文分析“‘子恺漫画’缘何后继乏人”【今人常以临摹为继承,却也有临摹不了的东西。】

一位数十载从事人文研究的学者,在他临近退休时突然“转车”——业余也拿起了据他自说“年少时就酷爱”的书画创作之笔。书画戏笔为他退休后增添一种乐趣与怡情之寄,这本是美事。但说来不信,拿起毛笔不到两年,他四处奔劳,频频办展已不下六七次,“卖字”“鬻画”已将办展、出书及给评论者“红包”的垫本“早日收回”……艺术宣介的“加”是什么?一次次的办展与吹捧,貌似名声大了,在不停“做加法”,也似乎还有了一点外行看热闹的“知名度”,却没有认真思量过艺术最重要的东西——高超技艺、审美品位、学养底蕴……一次次不停地办展、一篇篇吹捧文章,不知轻重、名不副实的“宣介”,于学术品评非但不是“加”,反而是一种重复、低俗的“减”。——徐惠林在《美术报》撰文称“不知轻重、名不副实的‘宣介’,不是‘加’,而是 ‘减’”【书画“宣介”:哪怕“不知轻重”,也要“名不副实”。】 

近日,“一袋一鹿”(《一带一路》)、《中医走向世界》两件公共雕塑“作品”,再次挑战了公众的审美极限……伫立在广场、街道中心、企业校园内的一切艺术作品大多是行政指令的产物,很多都是简单的图解式创作,比如网上疯传的“球”系列,非常的直白。这导致了两个延宕至今的恶果:一是当下中国公共空间的很多作品依然是“一言堂”的产物,只不过由原来的单一“行政指令”多了一个“资本指令”……“甲方”的审美替代了大众的审美,“一个人”的眼光替代了所有人的眼光。大众对此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吐槽一下。二是部分艺术家对图解式创作的迷恋,这是很“菜”却又很“聪明”的选择,不用费脑筋去创作,只需按照“甲方”的要求来就可以了……在中国做一件糟糕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容易,推倒它却很难。

 ——瞿孜文在《中国美术报》撰文称“做一件糟糕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容易,推倒它却很难”【和知道什么叫“糟糕”相比,推倒不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名不副实,审美,推倒,漫画,李兆忠,子恺,名不副实 审美 推倒 漫画 李兆忠 子恺
下一篇:碑帖鉴赏——姜夔:典雅俊润_清新脱俗_碑帖鉴赏-局部-保母-王献之||上一篇:艺术家陈林授权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为其进行作品备案服务_鉴证备案-鉴定-证书-中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