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出版,大量徽州文书首度面世_徽州-珍稀-民间-研究

编辑:陈峰 来源:澎湃新闻
 
近二十年来,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深入发掘,以及利用民间历史文献从事史学研究,是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

近二十年来,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深入发掘,以及利用民间历史文献从事史学研究,是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潮流。而徽州文书则是迄今所知国内遗存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民间文书群。

9月28日,《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该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今年3月正式出版。

9月28日,《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主办方供图

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前后编撰历时4年。全书共计30册,所收文献包括日记、商书(商业书和商人书)、书信尺牍、诉讼案卷、宗教科仪、日用类书、启蒙读物、杂录等。文献的现存状态既包括稿本、抄本,又包括具有徽州特色的刊本、富有学术价值的徽州印刷品及一些成规模的抄件,这些文献都是首度向学界披露的珍稀文献,其中绝大部分系私人藏品。

王振忠主编《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布面精装三十册,附索引手册)

以民间收藏家收集的文献为主,化私为公

丛书主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振忠长期从事“徽学”研究,近二十年来先后出版有徽学研究著作9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在皖南做过百余次村落人文地理调查,收集有大批徽州民间文献,其中有为数可观的珍稀文献抄本、稿本。

王振忠

他表示,全国徽州文书总数量大概有100万件(册)左右。“徽州文书不仅数量庞大,还以其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久而闻名于世,这是国内任何其他区域文书所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近20年,徽州研究对于中国史研究的学术贡献有目共睹。王振忠称:“徽州的宗族研究、黄册、鱼鳞图册研究、徽州都图里甲制度研究等,都涉及明清社会经济史上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徽州文书新史料的发现与利用,大大推进了相关的研究。与此同时,有关社会文化史、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所有这一切,都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徽州文书的大批发现密切相关。”

不过,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徽州文书的整理与出版仍然存在着很大不足。比如出版的徽州文书以公藏机构的土地契约占绝大多数,不少文书或因分散于各类公藏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手头,得以披露者仍然只占极少部分。

因此,此次出版的《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以民间收藏家收集的文献为主,意在化私为公,让故纸化身千百,永世流传。王振忠说:“《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中,有相当多具体而微、质量上乘的徽州文书,为明清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历史地理等诸多领城的探索,提供了独无二的重要史料。”

为重新理解中国社会提供一把钥匙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评价《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所收资料不仅稀有,而且皇皇30册:“我觉得这不仅是徽学界的大事,也是中国社会史学界的大事。”

常建华说,以往徽州文书的搜集与利用重视土地、赋役以及户口方面的文书,而《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将之扩大化为多方面的民间文献,或者可说是广义的徽州民间文书。“随着《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的出版,必将促进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研究的进展,吸引更多的学者利用徽州文书、从事徽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栾成显认为,相较于敦煌学,徽州文书的公开仍然相当有限,这是徽学发展面临的瓶颈,该丛书的出版,将对今后徽州文书的公开起到示范作用。

栾成显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范金民总结《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有三个特点:珍稀、集萃、编得很花功夫。“现在很多资料、文献整理就是编出来而已,有的也没有做解题,有些解题也很糟糕。这套书有解题,非常到位,另外也有索引,用起来非常方便。”

“公藏机构收藏的文献至少目前不能全部开放,但在私人手里面就难说了。王振忠他们有博大的胸怀,把自己珍藏的资料公布于众,我相信一定会推动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的进展。这是一个转折,一个起点,相关的研究一定会进入新的领域。”

葛兆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认为,对丛书的出版意义,其实不能局限于徽州地方史的研究上。他以西方新文化史著作《蒙塔尤》和《乳酪与蛆虫》为例,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够把地方史放在整个中国的背景下研究,融通精细的研究和宏大的解释,从而为重新理解中国提供一把钥匙。


关键字: 内容标签:珍稀,民间,研究,徽州文书,徽州,珍稀 民间 研究 徽州文书 徽州
下一篇:“品香悟禅•道之香展”在丙希文化艺术空间(重庆)揭开序幕_丙希文化艺术空间-中国-商代-祭祀||上一篇:杨浦图书馆新馆将试开放,“大上海计划”时期老建筑重获新生_大上海计划-建筑-新馆-借阅-修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