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古董、经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引领者,嘉德典亚艺术周(Guardian Fine Art Asia,简称 GFAA) 即将迎来五周年庆典。从中华世纪坛到王府井大街1号,嘉德典亚艺术周的展商规模稳步发展并不断进行着自身的优化提升。在10月24日至28日,GFAA将为观众呈现数量更多、价值更高的艺术饕餮盛宴。
ROSSI & ROSSI 画廊由Anna Maria Rossi于1985年在英国伦敦创立,Anna Maria Rossi在亚洲艺术领域活跃至今已有四十余年。1988年,其子Fabio加入其中。由二人共同创立的ROSSI & ROSSI 在古典印度和喜马拉雅艺术、中国和中亚早期织物、以及亚洲当代艺术领域蜚声国际。
Rossi 家族既热爱古典文化和艺术,也对当下亚洲艺术家的创意和思考兴趣浓厚。他们在国际上以经营最优秀的艺术品而著称。其客户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鲁宾美术馆、克里夫兰美术馆、休斯顿美术馆、牛津阿什穆尔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以及其他众多知名的私人收藏。
ROSSI & ROSSI 在其伦敦和香港的空间定期举办展览,并参与多个国际艺术博览会,呈现古典艺术精品,包括荷兰的TEFAF,香港的典亚艺博和北京的嘉德典亚艺术周。除此之外,画廊也致力于推出多本重要的学术出版物。
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 120.7×39.8×25cm 西藏 约1300年
这座巨大的观世音菩萨有十一个高耸的头和扇形的千手。雕像最顶端的头代表了菩萨的精神先驱,佛陀阿弥陀佛。下方的十个头像,则象征着佛陀开悟的重重层次,而举在心胸前的双手,象征着保护了这个觉悟状态的拉特纳宝石。
这座《十一面观音》不仅包含了印度传统文化中菩萨的形象,而且还留有印度中世纪雕塑传统的痕迹。人们通常使用银和铜来增强非镀金的青铜器的细节,这一点就是继承了早期印度帕拉时代的风格。嵌银戏剧性地集中在雕像的眼白上,而红铜则为嘴唇和指甲带来真实感。它可以与一组受印度帕拉时代风格影响的巨形如来佛铜像作比较,而这组铜像确来自聂塘——一个位于西藏南部邻近拉萨的古老佛寺。
这座雕像是已知的早期藏传菩萨像中最大的一尊之一,当然也是美学上最耀眼的造像之一。高耸的头部和扇形千手的比例优雅,加上银制的眼睛的锐利目光,产生出令人着迷的效果。在多面中,虽然有强烈的怒像与外露的银牙,但整体而言,它带着藏传佛教文化的形象,予人平静而优雅的感觉。
佛头像
■《佛头像》 高38.5cm 键陀罗 约公元 3 世纪
这座比真人还要大的灰泥佛首雕像,呈现出与早期塔克西拉(现代巴基斯坦西部)的键陀罗的灰泥雕像十分相似的风格。佛陀面部表情宁静、厚重,杏仁状的双眼、高拱形的双眉和丰满的双唇被细致地刻画出来的,表现张力十足。略呈心形的脸被扁长的双耳框着,而卷曲的头发于头顶束成肉髻。颜料的痕迹仍可见于雕像上,尤其于嘴唇和眉毛处。
尼涅巴·曲吉傑布
■ 《尼涅巴·曲吉傑布》 高23cm 西藏 1362-1370
结善跌跏坐坐在边缘以珠子装饰的双莲花底座上,他的右手在胸前呈象征教导的手印施依印,而置于腿上的左手手握经书一卷,这本木制的书象征着智慧和知识。他面部表情宁静,短发,两侧饰以有耳洞而下垂的耳珠,身穿修补过的长袍,或是僧侣的袈裟,上面刻有精美的几何和花卉图案。
通过铭文,可以识别这尊雕像为尼涅巴·曲吉杰布(Dragpa Sherab ,1310-70,也称Tragba Sherab,Grags pa shes rab)。尼涅巴·曲吉杰布从1362年起担任丹萨替寺的住持,直到1370年去世。寺中第四座灵塔乃为他于1370年所建。在这件雕像的莲花底座上,刻有他的梵文的名字kīrtiprajñā (Tib. k’i rti pra dzny’a)。
世上另一件有丹萨替寺住持尼涅巴·曲吉杰布的肖像作品,是一幅十五世纪上半叶的木刻版画。此木刻版画是在另一位丹萨替寺的住持Chenga Sonam Sangpo (1386–1434)的手册中找到。由此可见,这雕像是一个有描绘尼涅巴·曲吉杰布肖像的罕见例子。
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 布、矿物颜料 47×45cm 西藏 14世纪
VIP预展 / VIP Preview
10.24 18:00-21:00
公众开放 / Open to Public
10.25-27 10:00-19:00
10.28 10:00-18:00
地址 / Address
嘉德艺术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Guardian Art Center
NO.1 Wangfujing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藏,,西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