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展览_|油画何为?央美今起推出油画系教师群展_油画-美术教育-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展览

编辑:彭菲 来源:澎湃新闻
 
 蔡昊坤《往事》30x40cm布面油画,2016  为纪念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蔡昊坤《往事》30x40cm 布面油画,2016

  为纪念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策划的“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展览,将于10月12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拉开帷幕。将展出油画系在任的22位教师共四十余件(组)近期代表作品。

  油画在近现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上世纪初叶,当徐悲鸿一辈留学生去欧洲求学的时候,他们笃定了欧洲绘画(以油画为主)是改良中国画的一种借鉴,因此有了他们将欧洲绘画体系引进中国、从而开启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

  “绘画在当下还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呈现?绘画如果有意义,它是怎样生成的?生成在哪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展览策展顾问马璐希望展览能够回应这些问题,使绘画的意义在今天的社会重新回归。

  中央美术学院自其前身国立北平艺专成立之时,即是这一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和践行者,为中国的现代绘画带来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迄今,中央美院的油画教学与创作都是中国的一面旗帜,在各个时期,皆产生历史性的影响和示范效果。1949年之后,中央美院的绘画教学体系则成为其他院校学习与参照的范本,带动了整体的绘画研究、教学与创作。在1950年代、60年代,中央美院执教的教师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一时期以写实绘画为主、以塑造中国社会新面貌、新姿态为诉求、以油画为主要媒介。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央美院的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时代潮流。油画系的教学、创作又再次链接国际,借鉴与融合并举,研究与创造同步,不仅完善了绘画语言体系的教学,而且更加广泛地汲取现代主义绘画的精华,形成了央美油画系的教学与创作特色,既施惠于莘莘学子,又带动当代中国绘画的变革。本次的油画系现任二十二位教师的展览,展示了央美的绘画教学转型,显示了他们作为集体力量对于油画绘画的信念和坚守。

  此次油画系的展览,虽然规模不是大型展,但足以呈现完整的油画语言的谱系。22位教师是中国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的千千万教师的缩影,这里看到的作品其背后的语境是中国开放四十年来的艺术变局,这些作品的创作都与这个中国语境有着诸多关联和互动。

  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油画系在国内举办集体展已经过去20余年,此次展览以“意义的回归”为主题,含义直接指向当前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的创作现状和思考,研究油画作为绘画的当下性意义。

  此次展览并不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分区展示各位老师的作品。42件(组)作品在语言的表达上也与观念化、政治化、符号化、商业化的绘画不同。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展览,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美术教育,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 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 美术教育
下一篇:从自毁作品的Banksy到Supreme,街头文化如何被资本收编_Banksy-艺术市场-合作-奢侈-拍卖行||上一篇: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_临摹-数字复制技术-艺术-技术-保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