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天象——郅敏雕塑艺术展9月29日开幕_郅敏-天象-作品-双生-雕塑

编辑:陈耀杰 来源:艺展湖北
 
  开幕时间:2018年9月29日10:00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9日—10

  开幕时间:2018年9月29日  10:00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9日—10月28日

  展览地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北一路电建地产洺悦御府营销中心

  关于展览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河图”与“洛书”象征着华夏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个文化母体,但是总的指向在于人是怎么理解自然的,这是郅敏创作“河图洛书”的源头。就像九宫格一样,万事讲究平衡,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平衡。

  自然自有规律,面对上天的启示,人类可以膜拜、学习、领悟和超越自我。艺术是人们参与寻求真理、向往光明的痕迹,是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人类在天穹之下追寻日月之光的见证。2011年至今,郅敏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本次展览展出的《天象四神-玄武》是《河图洛书》系列的延续,都是向中国古代天文理念的致敬,来展现伟大的华夏文明的自然观、科学观,同时也是面向当代创造力的尝试。“天象四神”是上古华夏文明刚刚离开采集时代,走向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和自我认知的一颗硕果。在系列雕塑《天象四神》中,郅敏要做的就是表现“象征物的象征物”,例如,白虎的“利爪”、苍龙的“身体”、玄武的“壳”、朱雀的“羽毛”等,这些想象力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听涛、听雪、听云,听到水黾划过水面的声音,这都是一种想象力的反映。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教授所言,“《天象四神》满足的是人在超越生活基本需求之上的对于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从中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由感性、典雅优美的追求,还可以体会到一种探索未知、经典大气的力量。

  《河图洛书》作品体量巨大,呈现出一种视觉的外张力。郅敏以类似动物的鳞片或者是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以中国上古文化中关于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九宫格的意象为出发点,完成了这组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作品:浑圆幽蓝的天穹八卦暗显,繁星闪烁;四方姜黄的大地涡旋翻卷,意境苍茫;铅白的形似蛟龙的形态穿插天地之间,恰如天地之间万物万象,当然也包括渺小的你我。它可以是银河星空,也可以是一池荡漾的碧水,它可以是硕大的果实,甚至可以是显微镜下放大万倍的细胞结构。它,就是你心中所想所念的生命万物。虽不知名为何物,但又仿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奇特组合,缤纷交错、若离若合、似梦似幻,让观者可以神魂飘荡、思接千里。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充满了对“双生”的探求。无论是道家的阴阳相生相克,还是佛家的生生不息,都是对物质转换、挪移,以及两种力量或者状态关系的探讨,诸如大小、美丑、轻重、聚散、爱恨、古今。“它们来自中国传统中的那些相关图像,是对中国传统图像系统的某种借鉴”。在中国早期的艺术遗存中有大量关于“双生”的描写,而在文化深层上这些“双生”的图像,在中国社会历史的早期无一例外地皆关涉于原始宗教文化的根源,之后则为中国人宇宙观、认识论的不断演化的独特阐释。创作完“龙马”系列作品后,郅敏停顿了三年。这也是他从具象到抽象转变的过程。早期“人鱼”“龙马”还存在具体的形象,而现今的“河图洛书”已经脱离具体形象,利用陶瓷组件的排列,呈现艺术家对自然、对文化的思考。

  艺术,是人类参与讨论世界的一场行动。雕塑,是人类参与探讨世界的一团物质或能量。“天象”不仅是此次展览的主题,更暗含了人类生活的美好万象。此次电建地产武汉洺悦御府以其“国匠至此,洺悦造极”的理念携手国家级雕塑大师郅敏的代表作品首次于武汉公开亮相,这是对武汉城市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景,希冀以艺术参与的方式让人类生活能融入到世界和自然。

  艺术家介绍

郅敏在北京黑桥工作室工作,2016年,摄影:盛开

  郅敏,1975年出生。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秘书长。

  联合国教科文陶艺学会(IAC)成员。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机构(IOV)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民族化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1-2012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赴法国研究雕塑。

  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6—2007年赴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学习。

  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获文学学士学位。

  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法国斯特拉斯堡中欧文化中心、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等学术机构分别举办过四次个展,参加国内外联展数十次,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作品被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宁波美术馆、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联合国教科文IOV总部等机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及个人收藏。

  作品欣赏

  郅敏 《河图洛书—万象》系列 材料:陶瓷、金属 年代:2014-2016

  郅敏 《河图洛书—地象》 材料:陶瓷、金属 尺寸:220x220x70cm 年代:2014-2016

  作品介绍:雕塑家以中国上古文化中关于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九宫格的意象为出发点,完成了这组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作品:四方姜黄的大地涡旋翻卷,意境苍茫,类似动物的鳞片或者是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恰如天地万物。

  郅敏 《河图洛书—天象》 材料:陶瓷、金属 尺寸:250x250x60cm 年代:2014-2016年

  作品介绍:郅敏以中国上古文化中关于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九宫格的意象为出发点,完成了这组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作品:浑圆幽蓝的天穹八卦暗显,繁星闪烁,类似动物的鳞片或者是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恰如天地万象。

  郅敏 《天象四神-玄武》 材料:陶瓷、金属 尺寸:400x60x350cm 年代:2017

  作品介绍:“天象四神”是上古华夏文明刚刚离开采集时代,走向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和自我认知的一颗硕果。在这里,郅敏要做的就是表现“象征物的象征物”。例如,白虎的“利爪”、苍龙的“身体”、玄武的“壳”、朱雀的“羽毛”等,这些想象力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听涛、听雪、听云,听到水黾划过水面的声音。“《天象四神》满足的是人在超越生活基本需求之上的对于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从中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由感性、典雅优美的追求,还可以体会到一种探索未知、经典大气的力量。

  郅敏《出水的龙马》 材料:陶瓷、不锈钢、花岗岩 尺寸:60x160x75cm 年代:2011年

  作品介绍: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郅敏《双生龙马》    材料:陶瓷、不锈钢    尺寸:90x95x190cm 年代:2011年

  作品介绍:“它们来自中国传统中的那些相关图像,是对中国传统图像系统的某种借鉴”。在中国早期的艺术遗存中有大量关于“双生”的描写,而在文化深层上这些“双生”的图像,在中国社会历史的早期无一例外地关涉于原始宗教文化的根源,之后则为中国人宇宙观、认识论的不断演化的独特阐释。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作品,双生,雕塑,雕塑艺术展,郅敏,天象,作品 双生 雕塑 雕塑艺术展 郅敏 天象
下一篇:非裔美国人艺术史倡议—由盖蒂研究院发起_艺术家-数码化-萨尔||上一篇:班克西名画拍卖后自毁_作者:我悄悄安了碎纸机_班克斯-报道称-画框-拍卖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