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奕贤有一段很长时间的特殊人生经历,就是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长达数十年,由他编辑的连环画曾获全国奖项。同时,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插图、书籍装帧设计作品等,尤其是国画创作赢得关注。
袁奕贤作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喜画先贤圣哲、大山名川,既擅长气势壮阔的鸿篇巨制,也有尺寸斗方的小品,其绘画艺术风格多重写实。
袁奕贤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不拘一格,中西相融,有线描,有写意。画作着眼大处,注重总体布局,强调人生与艺术的融合,人格与美感的统一,反映着画家的精神世界,透出深厚的艺术底蕴以及人生真谛。
袁奕贤有一幅代表作《屈子行吟图》,画面中的屈原浓墨重写,峨冠美服,衣袂飘飞,玉树临风。画面的构图极为简单,背景以豪洒不羁之风,书以屈原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登高望远,怀古忆昔的苍凉之感跃然于眉间纸上。
言为心声,画如其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我意识融入画作之中,画作成为画家的精神写照。从《屈行吟图》可以感悟到画家对渴求光明、逆流而立、洁身自好品质的想往和寄托。
艺术是艺术家自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艺术家对人类普遍共有的情感、心态、感悟的摹写。绘画亦是如此。
中国画在所孜孜追求的标志艺术品位雅俗高低的所谓“意境”中,就包含有对修养、情操、志趣等人格价值的求索,而由生活向艺术转化的契机,就在于人格能够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而用一种静观和欣赏的即超功利的态度来观察尘俗世界,从而在平衡和超脱的心理与精神的状态中,领悟作为现象世界与情感精神世界的独特的联系的中国画的本质,亦即艺术的底蕴和人生的意义。
由此,可以窥见中国绘画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所常常强调的体验、直觉、顿悟等观念的血缘关系,从而理解中国画所强调的人生与艺术的协调和一致性。
袁奕贤与中国画的缘分,就在于他对待生活和艺术的认真又超脱的态度,也正是丰厚的生活积累,构建起他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语言,把他对生活不能舍弃的信念与真情,渗透到他的水墨世界之中。
除了众多先贤圣哲造像图,诸如屈原、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袁奕贤还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其中一部分大写祖国壮美山河,追求画面的意境和气象,另一部分斗方小品,均以故土乡情为基调,饱含画家的情感和寄托。
袁奕贤在国画的表现形式上也是多面手,大泼墨、小写意、工笔重彩、人物白猫、汉画像砖的吸取也并蓄不拒,同时还投以西画技法渗入其间。他在艺术上不拘泥于小法小技,不斤斤计较局部闪失,不为流俗而左右,因而不失大谋也。
鸟飞于林,鱼翔于水,各种形式不同而都同样合理的存在方式,构成了气象万千的大千世界,在生活中做真人,在艺术中见真我,袁奕贤在水墨天地耕耘,为世界增添一抹斑斓的颜色,画家与其艺术作品一起得到永恒。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先贤,世界,袁奕贤,艺术,国画,中国画 先贤 世界 袁奕贤 艺术 国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