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同治状元洪钧墨迹_书札-同治-苏东坡-甲第

编辑:雷斌 来源:收藏快报
 
    洪钧赠戴子辉书札,内容摘自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第二十六卷“东坡一&rdq

  

  洪钧赠戴子辉书札,内容摘自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第二十六卷“东坡一”中《元城先生语录》一段。洪钧在此有所删减,而非原文抄录。

  内容:“士大夫只看立朝大节,若大节一亏,虽有细行,不足赎也。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在元丰,则不容于人。在元祐,则虽与老先生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人也。”落款:“子辉仁弟同年大人法正。文卿洪钧”,钤印白文“臣”、朱文“钧”。

  洪钧(1839—1893),字陶士,号文卿,吴县人。同治三年,南京乡试中举。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历任湖北学政、陕西、山东乡试主考官、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等职。1889年后,任驻外大臣。归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戴子辉(1842—1893),名恒,字子辉,丹徒人。同治七年戊辰科殿试二甲第82名进士,朝考一等23名,钦点庶常,三年后,考授翰林院编修。

  文中这段话,是刘安世讲的,刘曾经也是苏东坡的政敌。但刘晚年也赞叹东坡的人品和节操。“大节”可视为大德,不仅要有独立之政见,还要有独立之人格,同时,还要坚守自己的信仰。依东坡之秉性,合,则支持;不合,则反对。绝不与时俯仰。即谓之“非随时上下也”。苏东坡既不附和王安石,也不迎合司马光,这就是“大节”。“与老先生议论”指苏东坡与司马光论理。所以,刘安世讲“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即东坡的“大节”是极可看的,也是极值得称道的。又曰:“若大节一亏,虽有细行,不足赎也。”此意为:如果“大节”有缺,虽有小节(细行),则也不能弥补“大节”的不足。

  洪钧将这段文字书赠子辉,也是新科状元与新科进士共勉的。那就是:为官当与苏东坡同。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不唯利是图,不人云亦云,不唯权是随。只有具备独立之人格和高尚之操守者,方为良臣。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同治,苏东坡,甲第,洪钧,书札,同治 苏东坡 甲第 洪钧 书札
下一篇:“海派”名家任熊《麻姑献寿图》_《麻姑献寿图》-画家-太湖石-灵芝||上一篇:明万历大壁瓶上的“仙境”_道骨仙风-大明-明朝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