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调侃,如今的农村只剩下“389961部队”,意思是只有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年轻人都去城里住或者外出打工了。而在距离四川省宜宾市90多公里的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村,一群年轻人正在用欢快的苗族歌舞,磅礴的四面鼓,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还有轮流举办的春晚,改写着这个说法。
独特民族文化吸引年轻人返乡
进入8月,一年一度的乡村旅游品梨节就要开始了,身兼多职的杨代强愈发忙了。“梨王比赛”“吃梨比赛”、苗乡文艺演出、篝火晚会……从策划筹办再到具体实施,玉和苗族乡凤凰村村委会主任杨代强忙得不亦乐乎。8月5日,乡村旅游品梨节开幕式顺利举行,小山村一天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粗略统计下来,包括销售农产品、旅游服务、餐饮等,村里一天增加了近30万元的收入。
31岁的杨代强在村里有着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之所以受人爱戴,是因为他手下有一帮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演员”。“演员”们分为专职和兼职,有农民,有教师,有村社干部,有志愿者,除了本村的,也有外乡外村慕名而来的。
“感觉在外面没有发展前途,想回来试一试。”2013年,杨代强被选为村干部,而后又成立了珙县苗岭印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珙县苗乡门户”新媒体账号,承办乡村旅游品梨节、苗族年等活动,还开办了网上苗乡商城,销售苗族刺绣、蜡染、牛皮鼓和蜂蜜、米酒等产品,加上公司演艺团走乡入镇的红白喜事和商业演出,一年下来,公司年平均收入可达到二三十万元,年轻人都喜欢跟着他干。
有人帮他们算了笔账:每年演出旺季从国庆节可以持续到来年的二三月,特别是春节前后,公司月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演员们每月最高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即使在淡季,通过承接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采购,这个小有名气的文艺团体也能给每个演员带来每天100元的补助收入。
团队里,简单的歌舞和小品节目由自己编排,合唱团和个人唱功的提升则请专业老师来指导。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闲暇时,团队里懂苗语的文化骨干会组织苗乡里的老年人将古老的苗歌唱出来,逐字逐句用文字记录下来,再整理成乐谱,组织年轻人在一起学习、传唱。
农民化身“文艺青年”
“啥?拍电影?”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敢相信他们听到的事情,当这个大胆想法提出来的时候,一年都看不了几场电影的村里人表现得惊愕且觉得不可思议。拍电影,是凤凰村村民们最酷炫的一次“演出”。
拍电影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苗族的文化。苗语电影《姑娘神》是村里的这帮年轻人和罗渡苗族乡的同胞们筹资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团队曾帮人拍摄并剪辑过婚庆视频,勉强算得上专业人员,用于拍摄的设备是一台家庭手持DV和单反相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前前后后拍了两个多月,演职人员共50人左右,没有费用,只给每个演员安排伙食。尽管如此,演员们还是热情高涨,自费坐车前往拍摄地。平时在田间地头干农活,闲暇时便会聚在一起,不打牌,也不打游戏,而是化身“文艺青年”,聚在一起抠每一个镜头和细节。
回忆拍摄中最难的部分,大家一致认为是武术动作。作为一部“武侠片”,高空表演等特技无法完成,道具制作也是捉襟见肘,开枪时,火药喷出来的效果完全出不来,电影最后50分钟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简陋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自筹资金,在乡里的每个村都放映了几场,也在珙县少数民族地区放映了几场。反响比预想中好很多,观众普遍反映“从来没有看到过本地的苗族同胞演自己的事情,很新鲜”。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杨代强和小伙伴们开始筹拍短视频了,截至目前,他们用“四川苗乡”注册的新媒体账号,粉丝数已经突破了1000。
群众文化群众办
“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我喜欢支持年轻人!”凤凰村党支部书记黄在银非常爱笑,说话慢悠悠的,喜欢随时拿起手机拍摄村文化服务中心广场上唱唱跳跳的年轻人,咧着嘴,脸上带着父辈般慈祥的笑容。
广场另一边的亭子里,51岁的村民马国文正敲着鼓点,带着三个小徒弟训练。或许因为有外人围观,小徒弟们显得有些紧张,表情严肃。最小的徒弟才6岁,还需要用布条套着两个镲挂在脖子上以缓冲乐器的重量。
所有节目的创制、排演都是在村文化服务中心里开展的,这个地方同时也是乡里的苗族民俗展览馆和苗族蜡染技艺传承培训基地。
珙县玉和苗族乡农民文化理事会于2016年成立,黄在银是理事会会长,两年多来,理事会的会员从成立之初的60人增加到150人,下设5个分会,年轻人在各个分会里挑起了大梁。人多了,机制健全了,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开始显现。据珙县玉和苗族乡副乡长刘富琼介绍,农民理事会成立之后,文化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各分会积极性空前高涨,轮流办春晚的习俗逐渐形成。“全乡一共1900多人,参与文艺演出活动的就有两三百人,其中90%都是年轻人。”刘富琼说,乡村振兴进程中,文化正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家尝到甜头,纷纷打起了文化牌。比如,增加了“文化”和“旅游”元素的传统产业,化身茶艺室、观光茶园、蚕桑文化体验、苗族年、品梨节……扑面而来的苗乡风情令前来的游客大呼超值,也让参与其中的人幸福感爆满。
“我们遇到了好的时代,遇到了好的机遇,享受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民族政策的福利。下一步希望把苗族文化发展好的同时,组织大家经营家庭农场,抓农业经济,同时修民宿、做餐饮,把乡村旅游也搞起来。”在杨代强这帮年轻人的计划里,乡村的未来发展大有可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正在为这个宁静的苗乡注入激情澎湃的青春力量。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年轻人,乡村,凤凰,,年轻人 乡村 凤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