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这个国家级平台上,数以百计的戏曲作品展现了基层院团的传承能力、发展活力和创作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在8月21日于北京召开的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自2016年以来,每年盛夏时节,全国各地的基层戏曲院团从草原深处、群山之间,自文化馆(站)、工厂社区,赶赴北京展示剧团风采、剧种魅力。日前,历时近3个月,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京落下帷幕。8月21日,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座谈会举行,与会的9名专家为戏曲蓬勃旺盛的活力感叹,为会演给基层院团和地方剧种生态带来的变化欣喜,为基层院团的创作方向和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建言。
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汇集了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地区的40台剧节目,涵盖婺剧、辽剧、粤剧等47个剧种。国家京剧院创作研究室编剧张正贵感叹,会演“吹响了全国戏曲剧种和基层院团的集结号,形成了品牌力量和口碑效应”。
“会演在基层产生的影响很大,不仅提升了地方对于戏曲的重视和扶持,也提振了基层戏曲工作者的士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静波表示。
“今年共有47个剧种参演,许多边缘性的小剧种以其鲜明的地域特点被高度关注。”王馗举例,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于2016年,该中心的成立让近乎绝迹的苏剧有了专门的传承表演剧团,此次演出的《国鼎魂》则是中心成立后创作的首部作品。
今年是首次有港澳地区的院团参与。“此次会演中,同成立于2003年的澳门街坊总会青少年粤剧班和香港声辉粤剧推广协会分别演出了粤剧大戏《寒江关》和粤剧小戏组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静说。
参与此次会演的32台大戏中有26台现代戏,占比81%,比前两年都高。“这与近年来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关注现实的文艺创作导向密切相关。基层院团工作者扎根在基层,对社会万象、百姓生活、人民心愿有最直接的体会和了解。”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瑜瑜说。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伟明总结,本次展演中,参演艺术家都能高度自觉地在剧目思想性挖掘上着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实力不俗、潜力巨大的新演员、编剧、导演。“这足以说明文化和旅游部、各地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各院团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明显。”赵伟明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剧种,粤剧,港澳地区,,剧种 粤剧 港澳地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