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青年艺术家单良举办个展《第一只小猪很强壮》_水墨-涂鸦-图像-画中

编辑:李璞 来源:搜狐文化
 
  2018年8月10日,由别处画廊和美利坚驻潘阳总领事馆联合推出的旅法艺术家单良个展“

  2018年8月10日,由别处画廊和美利坚驻潘阳总领事馆联合推出的旅法艺术家单良个展“THE FIRST PIG IS VERY STRONG——第一只小猪很强壮”在沈阳别处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7日,共展出艺术家自2014年以来的31幅近作。一时间,这位来自法国90后的“水墨涂鸦”艺术家,得到了沈阳艺术各界的报道。美利坚驻潘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梅儒瑞先生及夫人,文化领事梅孟达先生应邀出席开幕预展酒会。

  本次展览的主题《第一只小猪很强壮》:“第一只小猪”可以影射到每一个人,所有人都可以是第一只小猪;而“很强壮”更多地可以被看作为是我们的意识形态。艺术家从自我的身份出发,探讨了对中国当下文化的理解。

出品人和艺术家先后致辞(左起:杨习文,刘冉,单良)

总领事梅孟达先生致辞

  简短致辞后,来宾们在艺术家的引领下步入二楼画廊展厅,单良先生特别准备一张空白十米长卷于展厅现场即兴创作,并引导观众共同完成作品。

  8月11日下午2时,单良先生个人画展正式向公众开放,第一批观众通过预约參加了艺术家单良对其展出作品的导览。

  随后在别处画廊三楼互动空间举办艺术家访谈,有出品人杨习文主持互动提问,艺术家单良和策展人刘冉与在座观众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畅谈,我们也将刊出刘冉女士撰写的评论与朋友们分享。

策展人刘冉对话艺术家单良先生

  在我看来,单良的画作其实是一种碎片化的解构和重组。

  首先,在创作方法上,他画中的人或物都是不完整的,好像一个一个的碎片,在他的笔下,没有一个存在实体的完整性,他把画面中所有实体打碎,然后拼接,好像一个视角永远在运动在一个未完成的空间里,这些空间被重新镶嵌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的,连续的画面。涂鸦让人觉得很随意,但是轻松幽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现实。

  其次,在创作过程中,单良把图像和文字这两个符号结合起来。他擅长把图像符号化,符号本身代表双层意思,也就是美学上所谓的双层现实,一个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一个是我们所思。他的画中还有很多文字,这些文字都源于他生活的对话还有他意识中突然迸发出的句子。文字不是为了表达或者解释画中的图像,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完成画面的整个构图,文字是一种独立的符号,它是碎片性的,非连续性的,断断续续的一种在场,在单良的画中,他可能只一些重复的词,或许是一句话,一段话,这些文字有分散于整体构图的各处,被打乱,它们更多存在于表象之下的隐藏之义去更加丰富画面中的符号语言。文字也许在画中是一种不可见的谎言或者讽刺。整体构图中,我们好像存在于一个文字图像的双重世界,现实是一种连偶的不可分的,共存于图像和文字中间,在他的画中,图像是文字的视角,而文字也是图像的视角,二者间就是如此无休止的交换。相互切割,相互转化。

  所以究其根本:单良的画作是带着涂鸦游戏面具的伪装,幽默的荒诞之下,是让我们走近灵魂与真实。

  作为策展人,我更希望的是一个展览是一个文化传播媒介,艺术已经走下神台,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源于现实,同时也服务于现实,艺术本身也是给人带来思考的一个纽带。就好像单良的作品,他的画中大篇幅的幽默的文字和夸大现实的人或物,他的作品可能最多的是来自于他生活中的感受,当观众看到这些句子或者图像符号,也许会觉得很有道理,或者很无稽,但是这些无稽的背后会让观众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现实生活。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应该给观众传达的意义所在。

——策展人刘冉

别处画廊外景

单良个展:第一只小猪很强壮

青年艺术家单良

  单良,1991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现居巴黎,北京,当代艺术家,水墨涂鸦的创始人。“中国当代水墨”杂志编委。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从2014年起,他开始回归视觉艺术且试图在其中找到一个媒介从而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它使用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的涂鸦方式相结合,试图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找到一种平衡,在对立中找到和谐共存,而这就是他水墨涂鸦的主要视觉语言。他的作品用幽默轻松的形式和文字给观众一种启发和思考。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图像,画中,青年艺术家,水墨,涂鸦,图像 画中 青年艺术家 水墨 涂鸦
下一篇:一座开卷当代中国的艺术建筑轰动了艺术圈_山水-人文-艺术馆-山顶-自然||上一篇:残缺的实质:艺术数字展的那些事_公共文化艺术-数字展-知识-内容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