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济南市博物馆藏成扇展》导赏一:琳琅满目_成扇-南丰-展出-济南

编辑:陈峰 来源:济南市博物馆
 
成扇,俗称扇子,古亦有“箑(shà,音霎)”、“便

成扇,俗称扇子,古亦有“箑(shà,音霎)”、“便面”等称,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早期流行的长柄扇主要是贵族出行的用具,自持的短柄扇才具有今日扇子的含义。秦汉时期团扇的出现,成为扇的基本样式。折扇在南宋时期逐渐流行,因其开合自如,在明代出现广泛的制造和使用,成为与团扇平分秋色的扇型。

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不仅是引风纳凉之物,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发展成为与礼仪、风俗、诗词、舞蹈、戏曲等文化艺术相关联,与书法、绘画、织绣工艺等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品。因此,在盈尺大小的扇子上,不仅凝聚着匠师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还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

扇子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形制各异,功能、审美不尽相同的演变。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扇子形制发展演变示意图

暑假期间,济南市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了《怀袖雅物 咫尺乾坤——济南市博物馆藏成扇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琳琅满目、扇里乾坤、匠心巧思三个版块,所展出的成扇文物均系原济南市文物店所藏,且全部为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十分珍贵。展览遴选出清代至民国时期成扇精品60余件,旨在较为全面的反映我国用扇的品种类别、工艺特征、文化内涵等,以供广大观众鉴赏、研究之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观交流。

展出时间:7月28日至9月4日

展出地点:济南市博物馆第三展厅

展品欣赏:

清 牙雕柄羽毛扇

清 鲁琪光行书团扇

鲁琪光(1828—1898),字芝友,号黻(fú)珊,江西南丰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同治七年进士,授山东登州知府,调补济南知府。为人乐善好施,文章道德冠绝一时,擅长书法,有欧阳询之遒秀,兼米芾之姿致。时人前来求字的络绎不绝,朝鲜、日本人士也竞相珍藏。晚年书法更臻化境,珠圆玉润,雍容华贵。著有《南丰风俗物产志》。

清 彭意鼇绘地图团扇

彭意鼇(áo),清末人。据题跋考证,此扇为送给时任济南本道署理东司的沈楚卿(即沈廷杞)。沈廷杞(清),字楚卿,大兴(今属北京)人,工山水,曾任济南本道署理东司。品学政事,众口交誉。博学能文,尤其工于山水,现偶有其书画作品流世,价值已然不菲。

团扇另一面为沈廷杞子宝莹(字炯斋)所绘仿倪瓒《疏林远岫图》。

清 李鸿藻等人合作泥金书画折扇

李鸿藻(1820—1897),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后被提拔为侍讲。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其奏折、议稿多采用“董体”书之,俊逸潇洒,字字珠玑。其家书、手札则用“魏碑体”书写。而他所书写的“颜体”、“黄山谷体”字更是弥足珍贵,颇见性情。其画颇有倪云林画风,所画的花鸟扇面是当时士大夫手里的珍玩。泥金是指将金箔或金粉和胶成泥状,以其涂饰在绢或纸质扇面上,则成泥金扇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丰,展出,济南,济南市博物馆,成扇,南丰 展出 济南 济南市博物馆 成扇
下一篇:广东省拍协牵手宋庆龄基金会_将举办首届慈善拍卖主持大赛_广东省拍卖协会-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拍卖主持大赛-慈善-征集-捐赠||上一篇: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九一八事变与中华_九一八事变与中华民族觉醒学术研讨会-抗战-觉醒-中华民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