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在当代,重塑凝视的意义”冯君蓝摄影个展开幕_冯君蓝-蛇口画廊-艺术-摄影家-人是-自己的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
 
()4月22日,“自卑的凝视-冯君蓝摄影个展”在蛇口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微尘圣像”、“互为肢

()4月22日,“自卑的凝视-冯君蓝摄影个展”在蛇口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微尘圣像”、“互为肢体”、“道在万物”、“草芥”、“骨中骨”等五系列作品。传达了冯君蓝对于神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认识。

mWei7GfRykDpeZYIFU2QOHW7IZErFOgPUhIbMbW7.jpg

jCcCnMFsJeQd6pEJfy3lphSMJYSCdfTvTt4wORvT.jpg

展览现场

ZkelxqvOOP01nHwVEzoLsFCes4hNxLzs2qSeHybF.jpg

开幕现场

冯君蓝,台湾艺术家,上世纪70年代进协和工商美工科,受教于版画、雕塑家董振平先生;职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在此前后因受到摄影家阮义忠老师的摄影展和相关著作之啓发,开始接触摄影;上世纪80年代,冯君蓝结识摄影家简永彬先生,并在他鼓励与恩助下,于夏门摄影艺廊作第一次摄影个展《小孩与名叫爱丽斯的蝴蝶》。

V1KKjJbPfk2Q7vAYhcwlPkw87YsOW2AtlS82iQWi.jpg

预备着的童女 | 艺术微喷 | 45 × 67.5 cm | 2008年| AP版

评论家周雪松谈到,冯君蓝的作品带来了一种这个时代少有的清新。在这个匆忙失焦的时代,他重新塑造着凝视的意义。冯君蓝的模特半数是当地人,长着台湾山地居民几代混血的骨相。另有若干被拍者是他的大陆朋友,可是,奇迹般地,每个人物被他抹去了社会与时代的属性,仅仅变成一个“人”,穿着同样不辨时尚的服饰,间或被要求手里拿着枝叶或别的什么,有几位少年和女孩穿着他用植物或毛皮亲手编织的“衣裳”。

tzlOdaeSGjWNIiBC6cGpvveaCtDCslI8FAPzmoKK.jpg

认识 | 艺术微喷 | 74 × 110cm | 2015年 | 7版

在冯君蓝眼里,任何一张照片绝非纯然的客观,你所相信的决定了你能看见什么。国家地里杂志的摄影者看见的是“人乃是环境的产物”,报社记者看见的是“人是政治、经济、社会性的动物”;科学杂志主张“人是复杂的生化机器”;而透过圣经的启示,我相信“人是一具有永恒意识的有限存有”,他活在有限的时空、日渐颓败的肉身与对永恒的乡愁之中。

OvR72RPYzUBtawBcd1GmALj6Duhx16Zbxi075aJb.jpg

有钉子的静物之三 | 艺术微喷 | 87.5 × 65 cm | 2019年 | 7版

一张照片因此不单是对过去怀旧的忧郁物件,也是承载对不可知的未来,对永恒的焦虑的物件。而摄影也因此可以视之为一种类似宗教的行为,是一种与时间、与有限性抗衡的努力,攸关意义的寻索与攫取,即便这种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却仍然可以是动人的。

xdT3DdxbTXVKSnQXC0HSJsw2AZLxGibnnP4bZ1kH.jpg

REMrt8KvcBnkfMuVWT5ysQQs9nF44kO7VRFB6SVC.jpg

疫情原因,艺术家连线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

“在君蓝的凝视中,我意外遭遇了奥古斯都桑德的摄影目光:一个诚实的人看着另一个诚实的人。但君蓝的目光更用情、更富微妙的诗意——我不想用‘宗教感’这个词——如僧人窥看俗世,他的目光如此谦逊,怀抱生气勃勃而毫无意图的爱:如今可有摄影家这般看着他的模特?”艺术家陈丹青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摄影,冯君蓝,蛇口画廊,,艺术,摄影家,人是,自己的摄影 冯君蓝 蛇口画廊 艺术 摄影家 人是 自己的
下一篇:比利·查尔迪斯首次韩国个展启幕_立木画廊首尔-画廊-首尔-纽约-艺术家||上一篇:吴武彬:让世界落泪的孤独感_广东美术馆-新纸本水性综合材料-油性金属综合材料-穿行-生命-视觉-语言-状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