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超级码粒——马赛克教学与形式语言研究展”在利星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开幕式。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办,伟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贝尊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艺术北京承办。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从马赛克教学与形式语言本体的角度出发,展现壁画系师生对马赛克艺术课题的深度研究,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理念与个性。同时特邀不同学科、领域的艺术家,运用非马赛克材质实验创作,打破并拓展马赛克的概念与边界,重构马赛克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维度,从而实现从马赛克到“超级码粒”的强势裂变。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照
展览开幕现场
策展团队合影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壁画系主任唐晖;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刘晓辉;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造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孙景波分别致开幕辞。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唐晖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壁画系主任唐晖首先对展览及策展团队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接着转达了范迪安院长从远方发来的祝贺之词,同时对今天到场的所有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所有参与展览筹备、策划、创作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刘晓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刘晓辉表示:这个展览最大的亮点是学生从课堂进入到展厅里,创造一种工作室、实验室的氛围。之前马赛克的创作基本上是艺术家把作品草图给到工厂来制作,但是这次学生直接在展厅现场制作,亲手接触到马赛克这种材料,这是前所未有的,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造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表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是中国最具实力的教学院系,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参与者不仅仅停留在作品的复制与媒介的转化,而是将马赛克这种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形式纳入到中国当代美术的框架中。在尊重材料的审美特征的同时,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对材料深层美感不断的进行挖掘,这无疑会成为拓展与丰富壁画创作语言的一种新思路。作为壁画系的教师,与壁画系的师生共同体验材料、共同创作所起到的成果感觉到由衷的高兴。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孙景波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孙景波在致辞中谈到: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马赛克材料课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个很艰难的起步,到今天能举办优质展览的过程。回想当年壁画系只能用纸片代替马赛克教学的艰辛,今天能在伟祺工厂开展基地教学,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孙景波对同学年轻的创作尝试给予了肯定,也对给予展览支持的机构、人员表示深深的谢意。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版块一
展览版块一——码粒的故事,从马赛克发展历史、材料语言、及工艺流程,对马赛克这门古老的镶嵌技艺进行梳理与回望,邀请观众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使用马赛克材料与工具,带领观众重新追寻与回溯匠人精神。
展览版块二
展览版块二——码粒工作室,呈现了央美师生多年的马赛克艺术实践,主要包括师生创作及教育实践文献展示两部分,体现了师生在马赛克艺术实践之路上的探索、感悟与成就。正是在这种包容、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壁画系创作得以源源不断的焕发生机。
展览版块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体验马赛克制作
执行策展人钱宇为嘉宾导览
展览版块三——码粒实验室,特邀新媒体艺术家冯梦波、杨宏伟、卡西·瑞斯(Casey Reas)、薛帅兵,以数码像素作为“颗粒”,解构、重构、建构世界,开启一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实验创作,打破并拓展马赛克的概念与边界,重构马赛克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维度。
|展厅即课堂|
本次展览将教学引入展厅,从11月8号到11月15号,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师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现场创作,这种开放的展览模式为师生教学、创作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经验。教师在现场点评、总结学生展厅创作方案,对马赛克材料创作与实践分析答疑,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互动,学生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学生现场创作
学生对马赛克课程的体会心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创作,材料,师生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 材料 师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