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兰艺术“发现未来之星”第三回:向度的生成_曹卫国x普鹏双人展_曹卫国-发现未来之星-兰艺术-《浮生集》-艺术家-青年-艺术-视觉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2019年9月20日下午,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第1季”第三回“向度的生成曹卫国x普鹏双人展

Jh6f7x8HVw7tnbylvP8LzcSxJuzXvbdLEexeVnmp.jpg

2019年9月20日下午,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第1季”第三回“向度的生成 曹卫国x普鹏双人展”在成都天府新区麓镇新雨街26栋附211兰艺术拉开帷幕。

dGHl75mvMMQFYzJL8SKD7TbiFVejGV8DNUOt8OOF.jpg

j2F7cTMTY8UaQmFqRCeEtBnrGGD64NhAnUZU7ukC.jpg

0FYkeOW0CdUDrbyYy7nYG0t3dJs0N6LZOo2GlwIl.jpg

展览现场

对于“发现未来之星 FFA青年计划”,学术主持彭肜谈到,FFA青年艺术计划的目标在于“Find the future artists”,它不是面向现在,也不面向过去,而是面向未来。也就是说,FFA青年艺术计划的宗旨是“发现未来之星”。“与传统艺术计划不同,FFA青年艺术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思想的启示,它所期冀发现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主潮。也不是为了书写艺术星空的某种想当然的主星系而眺望,它所眺望的乃是繁复星空中不为太阳光芒所朗照或覆盖的星辰——我称之为艺术史的‘依稀星辰’。”

4FdyNGeyUiJMVhCSyca1JHg04IPB9MkB92OtMC8V.jpg

艺术家曹卫国

在曹卫国的近作中可以看到一些变化,其中有来自厚度的变化,也有来自颜色的变化。画作变厚了,也加重了对花朵颜色的表现。“外界一些人说我的作品过于商业,太为市场所左右。其实我一直没有这样想,我在色彩上确实能把控住。过去我也画了很多‘高级灰’的作品,但似乎在我看来那不是我的方向,我喜欢色度丰盈的东西,而且能从视觉的丰盈转移变换到作品上来。这批新作有了更为鲜亮的色感,我对自己的画面就是这样设计的,而不是故意把色彩画亮。当然也绝不是为了商业诉求。”

JarKTQwHENyDUsfFUXQImvwK4ia3lAWxAvfnJhG7.jpg

iyazFmIRgXUkVGb5MCxTbrNgGcqzekWzuDfoObae.jpg

展出作品

Iz1fc0u9JDH0fjxrPQBM9xx1C00vBH2sih4KqZDW.jpg

曹卫国《紫霞山桃花》38x25cm 布面油画 2019

Q2c53XtcVSdwBiAXmUEop6kYKTt6FtZAOpaV8Fnv.jpg

曹卫国《3月初》65x80cm 布面油画 2019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第1季策展人王虹在《向度的生成》里提到,“曹卫国的作品中呈现着质感-饱满而粗糙的存在物,然而作为对应的背景往往是没有深度感的光滑平面,重点不是在于这种质感上的对应,而在于层次的无限次递进,只要我们的目光停留在作为中心的质感之物上,就立即在这种对比下进入到了对存在物本身的纬度认识:线条氤氲出的饱满突出之感,而轮廓(作为“有”的存在)在与背景(作为“无”的存在)在进退为据的牵扯中将沉重的存在真切地凸显了出来。如果仅仅如此,这不过是‘物性’表达的一种形式,事实上,观者还不禁被视觉引导进入了更深的一层的体验:从视觉到触觉的‘通感’效应。之前许多画家也有很多作品在力图将视觉的效果进行扩展,但像曹卫国作品这样直截了当地将视觉向度和触觉向度进行结合的还很少。与其说是从视觉到触觉,不如说是直接地穿过了视觉的效果而抵达了触觉。这两种向度的直接联合引起了某种焦虑:这到底是视觉的对象,还是整个感觉的对象?例如《桃花盛开》,画面中如此饱满的花瓣与虚空的背景形成了强烈对比,由此花瓣的质感被加倍凸显,让人不得不从视觉直接过度到触觉。如果说《桃花盛开》还只是强化了‘质感’,那么到了《思》,这种质感则又进一步推衍出了生命体的向度:更加不规整的边界(轮廓)和崎岖的线条,这种种不规则来自于生命体的动态存在现实,是由各种生命活动所造成的。曹卫国的作品要把握的就是这种动态生成的充满触感意义的生命向度。”

zkCcyqvQ1g8PCskMDkxxdDIEEPKNk86t3KD53IVd.jpg

艺术家普鹏导览作品

此次展览中,普鹏选择了自己的《浮生集》系列几件入展。《浮生集》系列是普鹏转型阶段的代表,五年里他反复考量,精研,“虽然我画这个题材已有5年,但每次都会以不同切入点进入。这些年,我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座城市,说实话也是为了生活的奔波。”

m52DhBvJMZ3JQeHL4eFFnaJMqLXhiG9JAbP5uuZQ.jpg

展出作品

普鹏的想法逐步浸入“浮生集”的创作,反而成就了这批作品独特的面貌。他对现实社会的心灵思考,以一种去符号化的方式进行转译:“我们的个体可能就是一个宇宙,但把我们放到宇宙中,我们就是一粒尘埃。如果非要归类的说法,我认为我的作品应该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一种类型。”

Dk8SoirWXrv2CIEs9fi8vWiLcBfzlAucaLsA7ydT.jpg

普鹏《浮生集79-女人花4》80R 布面丙烯 2017

eu5uJEllpIXikJGIeedF4zsXgnpOa7TyJBjzE8TJ.jpg

普鹏《浮生集86-鸡蛋的哲学3》110x140cm 布面丙烯 2017

O6EeVdAkaeUd4X1CnRsNQqvdIHrPIshWvWKZxb8n.jpg

普鹏《浮生集136-美玉可雕琢》80.5x100cm 布面丙烯 2018

策展人王虹在《向度的生成》一文中提到:“普鹏的作品表面粗犷,实则尖锐。涂、刮,延展和牵引,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至少两种语言方式:延展覆盖与束状投射,延展标示着空间性,覆盖展示着物理的层面,也就是深度性。牵引则在向度之间穿梭,时疾时徐,形成束状的绽出,这种绽出干扰了画面空间的分割(例如《浮生集129-维纳斯》)与其他作品中束状绽出的分割效果不同,越是在意义上形成了整体性和平滑空间感的画面,遭遇到这种绽出或者点擢的干扰后产生的焦灼感就越强,这也是《浮生集129-维纳斯》比《浮生集86-鸡蛋的哲学》系列及《浮生集79-女人花》系列更能激发焦灼感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两种向度的问题,在《浮生集130-月溢竹香》中还透过背景的光感形成贯通主客体空间的第三向度。形成规范和规整意识形态整体的形象符号,在遭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侵扰”后产生的不和谐感非常强烈,由此却能产生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效果:用于撕裂视觉-意识形态结合体,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觉向度的矛盾来对意识形态符号进行质询。”

UbFvNTlU8XJS17wQmgk9fV9KOdqabiIhAkcDjLC2.jpg

艺术家曹卫国,兰艺术创始人、本次展览策展人罗文涛,艺术家普鹏

“发现未来之星 FFA青年计划”项目从筹备到策划历时半年,缘起于五年前一个项目的启发。兰艺术创始人罗文涛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也是“发现未来之星 FFA青年计划项目的发起人谈到,三年前,自己就关注了普鹏。“在他的小院里我参观了他的作品,还走访了青艺村其他青年艺术家的工作室。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满含执着,渴望的眼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普鹏还有个外号叫“青艺村村长”,那一次走访也近一步触动了我做青年计划的想法。”

而对于机构已经合作了多次的曹卫国而言,罗文涛特地将上次北京展出的几件桃花作品在兰艺术空间重新展出,以便让观者通过变化前后的曹卫国桃花一睹某种内在的情绪机缘——有关深与浅、隐与显、流与滞等等。他现在一心想把画面做得更有深度,这也是他近来一直所追求。“现在回过头看自己五六年前的作品,变化还真是不小。我觉得真正的变化是要你在画的内核中感受到变化,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不同。”

JslrbYdT8qQ5EyV2Tnk6g2bKu1WurVAYCBiU0iaQ.jpg

著名水墨艺术家米金铭

cpLaFlYyfrwU9YVsMbeNk8sGbyl4uNQrBQ7NBGx6.jpg

原成都市房产中心主任、书画家黎光成

q7iEX8SP9vy39iABjyZwgFL05gQGOt91f9gS68je.jpg

青年批评家、策展人崔付利

KIys7OIbt1gI9p5z6o232M4zd911urDsFet80naw.jpg

文轩美术馆创始馆长、著名收藏家张达星

本次展览由兰艺术出品,彭肜担任学术主持,王虹、罗文涛担任策展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嘉宾有著名水墨艺术家米金铭,原成都市房产中心主任、书画家黎光成,青年批评家、策展人崔付利,文轩美术馆创始馆长、著名收藏家张达星,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黄效融,四川报道总编刘晓兵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rwzcwryR2pU8fCVYMlRvorcDojWfpBjka1MZHjIm.jpg

uNnBjzyKjav4lRoPwRJ0XYS9y88tcRuA3xvJeGiP.jpg

ilrH3QStrIBimL6cvsQ8QJ0imKrNBezRh3nim5EQ.jpg

o9Hr22s3DZznYN2qWlNMSl1URK1lM6HuAI0Z6w4P.jpg

VirU1c69veDPr57VQcRwK67Difo5B4v3Pa4kqsjj.jpg

PYqzzN5Uv6GKv3wZ7rpbsIJtAKJFiM9K2IKMi1Hu.jpg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普鹏,曹卫国,发现未来之星,兰艺术,《浮生集》,,艺术家,青年,艺术,视觉普鹏 曹卫国 发现未来之星 兰艺术 《浮生集》 艺术家 青年 艺术 视觉
下一篇:“初见:费利斯·比托,世界最早的东亚影像记录”摄影展于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_展览-摄影-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炮台-开幕-东亚-现场||上一篇:以展览连山海之谊:陈文海、陈裕亮、陈惠扬师生作品巡至贵阳_贵州中天美术馆-锦湖花开——陈文海、陈裕亮、陈惠扬师生巡漳浦-中天-福建省-开幕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