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在南京德基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GLA)主办,联合新媒体艺术团队“黑弓Blackbow” 以及香港、上海、北京三地先锋艺术家共同打造。既是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的商业样本,更是现代科技对传统文明的史诗致敬。
本次展览共分为2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在德基美术馆八楼展厅共展示“云轴入境”、“千里江山”、“洛神霓梦”、“百花深处”四个主题组成。
“云轴入境”
掀开黑色神秘幕布,一束仿佛遥远的“黑洞”中射出的光线径直将空间撕扯开,整个空间扭动起来,地面上光影吸引观者眼球,股股雾气飘散开来,整个空间恍若仙境。这便是“瑰丽·犹在境”与观众的第一次接触。主办团队将这个主题定位“云轴入境”,其意是把中国传统的“卷轴”进行一个重新的解读。将德基美术馆8楼展厅想象成一幅画卷,所有现代化语言都是在营造中国传统的“意境之美”。 卷轴是中国书画的经典装裱形式,随着画卷的慢慢展开,瑰丽的意境之美也就此展开。
展览现场(图由德基美术馆提供)
“千里江山”
王希孟以一幅《千里江山图》绝唱于画史,而本次展览中,主创团队提取《千里江山图》的元素,对作品进行重塑。随着整个空间光线的变化,观众可以看到绘画中基础的点、线、面三者的新一轮组合,最后整个空间变为一件完整的《千里江山图》。这个区域特别采用了现代点阵激光技术点亮青绿松石的矿场,光影呈现“寻幽”、“星尘”、“万象”三个主题不停变化。从画中截取壮丽山河的线条,将不同视点的印象统一起来,巧妙地组织了空间。
“洛神霓梦”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首《洛神赋》引无数墨客文人寄情于其间。自顾恺之《洛神赋图》后,又有王献之、赵孟頫、文征明等书法大家竞相追逐。而本次展览的“洛神霓梦”主题取材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此,观众看到的不是画作,而是曹植对洛神的情愫,若即若离,虚无缥缈,无能为力的感觉。瑰丽用 3000 条浅鹅黄的硫酸纸,营造出一个柔性山洞,用纱幕、水雾、投影去重新组合,展现曹植的情感与故事的意境。将人们对悲欢离合、相聚分离的情感感知与这两位主人公联结。
“百花深处”
八楼展厅的最后一个主题“百花深处”灵感来源于《百花图卷》。这里主创团队将工笔绘画的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勾线起形、设色烘染。在此过程中,观众也可以看到,圆形的花瓣里呈现“花开花落”的时间线索,春去冬来的宿命轮回将引发观众的思考。这个主题通过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法让观众脱离简单的视觉观看,而是能通过触摸、感知带来更多的思考。
GLA Lab感知炫境实验室
德基美术馆28楼展厅为本次展览的第二个板块,这里的作品更多的是引领观众,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进行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避世田园听觉实验室
青年指挥家、词曲作者金承志将他的作品以可视的图像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听着音乐的律动,看着眼前跳动的曲线,仿佛突然明白了音乐的生命力。
开放东方美学视觉实验室
摄影师尹超的作品将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在时装摄影这一领域积极地推动着东方美学的输出。
味蕾发酵味觉实验室
王志鸥于2010年创立公司黑弓Blackbow,作为国内前沿数字艺术整合机构,黑弓践行 “艺术+科技”的理念,专注多媒体艺术与中国文化和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应用、作品曾服务大型秀演、旅游体验、互动营销等众多领域。这次在“瑰丽”展览中,“黑弓”采用精准投影mapping建模技术,将数字特效影像与生态造景精准对位。与中国茶代表性品牌和国内殿堂级多媒体科技公司合作,通过交互体验,对“中国茶”进行创新的艺术唯美演绎。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到7月12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多媒体,德基美术馆,,观众,展览,百花,瑰丽多媒体 德基美术馆 观众 展览 百花 瑰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